古代女巫为什么能作法降雨?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五邑大学文学院庞光华教授,详文参考《何九盈先生学行述论》(台湾花木兰出版社2022年)
中国在佛教传入以前到底有没有宗教,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学术界有人惯常用儒教、佛教、道教来总括中国的传统宗教。这其实是很大的误会。我们稍稍做一个简要的辨析。
我们打算从几个方面来讨论汉字中的信仰和神灵崇拜,其中有我们自己最新的研究,并不都是采取学术界已有的观点:
“巫”还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求雨”。
“巫”舒展衣袖跳舞主要的目的一是为人作法治病;二是在天旱时求雨。
古人用“巫”求雨,如果求不来雨,就要把“巫”拿去太阳底下曝晒,这叫“暴巫”,后来又写作“曝巫”;“曝巫”的时候“女巫”是全裸身体的。
《礼记·檀弓下》:“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曰‘天久不雨,而暴人之疾子,虐,毋乃不可与?’‘然则吾欲暴巫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于以求之,毋乃已疏乎?”县子不赞成穆公“曝巫”以求雨,称“巫”是“愚妇人”,可见“女巫”的地位已经很低了。
《春秋繁露·求雨》:“春旱求雨,暴巫,聚尪,八日于邑东门之外。”
同篇又曰:“秋暴巫尪至九日。”《论衡·订鬼》:“童、巫含阳,故大雩之祭,舞童暴巫。”
如果“暴巫”还是不下雨,就要把“巫”用火烧死,这叫“焚巫”。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
公欲焚巫兀。”杜预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
或以为巫尪非巫也,疾病之人,其面向上,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
《论衡·订鬼》:“巫为阳党,故鲁僖遭旱,议欲焚巫。”鲁僖公因为巫兀求雨不灵验,要焚烧巫兀。
后经大臣臧文仲劝谏而作罢,巫兀才捡了一条命。焚巫的现象在商代就已经存在了,在甲骨文中已经有所反映。
战国时代楚国文豪宋玉的《高唐赋》中有一个巫女自称为巫山之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可见这个巫山之女(巫女)和雨的关系密切,有降雨的神通。
女巫能作法降雨是来自远古时代的观念(可能要早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并不是宋玉时代才有的。
巫在祭祀中,往往既作求神的灵巫,也可作为神灵的化身,所谓一身二任。
待续

古代女巫为什么能作法降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