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开始追星,家长的职责是合理引导(一):当乖乖女变成小叛逆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刘诗薇
氪金、打榜、应援、做数据等,普通人对这些词语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于“追星一族”来说,却很是熟悉。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消费主义的兴起,加深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盲目性、虚拟性,同时也加剧了追星的消费成本和低俗化。青少年追星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如何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针对青少年追星的行为,家长应该如何做?
【案例】
小璐今年12岁,她从小就是乖乖女,一般情况下,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可自从她看了某综艺节目,开始喜欢某个明星后,就变得不愿意听从父母的管教。父母一再告诉她,她这个年龄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娱乐放松虽然也是需要的,但如果花费太多的时间,是“本末倒置”。
对于父母的苦口婆心,她却听不进去,一有时间就开始追这个明星的各种剧、各种节目。有一次她问父母,如果这次期中考试自己考得好,能不能带她去听明星的演唱会。当时,爸爸特别生气,不仅明确拒绝了她的请求,还到她房间把墙上贴的该明星的海报撕了下来。为此,小璐和爸爸大吵了一架,并且说关于这件事情自己永远都不会原谅爸爸。
【把脉】
可以说,每一代人都不同程度地追星。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追星现象更容易发生。首先,青少年处于人格逐步发展与成熟的时期,这个阶段他们需要一个模仿的对象,来进行学习与模仿,并确立自我想要成为的模样。但由于青少年相对比较幼稚、不成熟、爱慕虚荣,容易受到网络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和误导,他们更容易选择快速成功的、一夜暴富爆红的、年轻帅气多才艺的明星作为自己的偶像。
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网络技术的便捷,使得现在的追星行为更多的是全方位的利益捆绑,并由此对青少年产生不少负面影响,使父母往往对“追星”谈虎色变。
【支招】
父母对于青少年追星的担心虽然不是空穴来风,但父母曾经在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也可能追星。无论是有专业成就的巨匠、才华横溢的大家,还是能演能唱的艺人,亦或是帅气俊美的爱豆,都能不同程度地带给追星者社会认同、情感依恋等。
偶像的存在不仅使得追星者通过情感、行为的投入,获得投射于偶像身上的某种替代性满足,也能通过偶像的成功激励自己,实现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另外,追星也有宣泄作用,偶像明星作为孩子的精神支柱,能帮助其转移或化解生活中的压力。对此父母要予以允许并理解,认识到孩子追星的实质是一种心理行为,而不是道德行为。因为青少年本身处于独立意识彰显的年龄,往往会比较叛逆与特立独行,父母在应对青少年追星行为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极有可能事与愿违。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