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李保国的日子(2)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常飞杨曾看到张雪梅带着咿呀学语的孩子来到田间地头,与农民共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当常飞杨为此向导师表达敬佩之情时,张雪梅则告诉她,李保国和郭素萍两位老师当年就是这样做的,那时的条件可比现在艰苦得多……
2020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栾好安应聘来到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在入职前的一个月,郭素萍研究员和齐国辉教授用半个月时间带着他,前往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的各基地参观学习。
一路走一路看,此行让一直醉心于实验室科研的栾好安对未来同事们的农技推广工作颇感震撼,也使他对并未远去的李保国教授有了更多了解。
在内丘县岗底村李保国纪念馆,一张张图片讲述着在这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助力下,曾经的小山村向现代化城镇转身的历程;惊讶于郭素萍等团队成员对农民求教问题接得住、答得出的同时,栾好安也对农业科技的力量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付出巨大精力帮助农民因先进技术受益,而不是忙于发论文评职称,李保国的职业道路选择更深深地影响了这个90后博士。
此次农业生产一线之行,使栾好安意识到要像团队老成员那样熟练解答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自己还欠缺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
郭素萍和栾好安聊起了自己对团队发展的思考。在她看来,团队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强项,她更寄希望于年轻同事深入基层的同时在基础研究上多突破,这样的团队人员结构才能既“立地”又“顶天”。
与郭素萍的这次谈话,让一直从事科研的栾好安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力点。作为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中的新成员,他将自己科研的方向聚焦于农民所需和业界前沿之间。他强调:“虽然难以短期见效,但将使农民长远受益。”
在过去的几年间,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先后引进了多位“太行学者”与青年人才,汇入新鲜血液为这支队伍带来了新的视野与活力。
而今,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已聚合起更大力量,联合全国多家科研院所攻关技术瓶颈,实现成果快速形成与转化;2016年以来,这支燕赵大地走出的农业科技团队新建10个基地,在包括新疆、湖北等14个省区370余个市县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
李保国曾经工作过的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191名村民分别获得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果树初、中级工证书。
“依托林果产业,很多种植户还搞起了农家乐旅游。”一些村民通过直播带货卖苹果更是令栾好安印象深刻,“有的还成了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农民。”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