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城市中的心灵港湾(2)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作家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了爱书人对图书馆的情感。
相对于书店,图书馆不会被为营销特意摆放的图书位置误导,不怕因为没有消费却看了太久书而不安。在这里,“书虫”可以找到最舒服的姿势专注于阅读本身。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准备进馆借书的读者,他们都向记者讲述了与省图书馆的故事。有的在很小的时候,由妈妈带着,在这里度过了初中、高中的阅读时光;有的人因为要去上班,寒暑假将孩子“托管”在这里读书、写作业;还有周边几所高校的学生,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考研时光……
近些年,网上一直有另外一种声音。在这个手机浏览便利、各种电子阅读器、阅读APP层出不穷的时代,公共图书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其实,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图书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时候有藏书楼,是现代图书馆的雏形。据史料记载,从汉朝开始,不但有国家藏书楼,还有为此专门设立的负责抄写书籍的官员。之后,藏书楼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只是只能少部分人翻阅。在千年的岁月中,藏书楼不但在文献资料及藏书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保存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的公共图书馆不再是某一部分人才能享有的,任何一个普通人看书,不会遇到阻碍,这不仅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意味着人们获取文化知识比过去方便多了。
所以,即使在今天看来,省图书馆的外观已不再新颖,但是“粉丝”却不少。除了能看书、借书,也会经常举办一些讲座和书展,尤其是针对老年人使用电脑、手机的培训。“这个活动开展好几年了,每期人都很多,这样既有利于他们来借还图书,熟练使用馆内的电子设备,也有助于他们回家自行查找资料,不至于与社会脱节。”工作人员介绍。
图书馆无疑是知识的殿堂。公共图书馆存在的意义,不仅能平等地为所有人提供学习的机会,还能传递和汲取向上的力量,为人们点亮知识之光、希望之光。
惠民之举
毛姆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即使有的人身陷窘迫,也能在书中找到生活的温暖和坚定。
有数据显示,自从图书馆开始零门槛免费借阅以来,我国图书馆接待读者人数年年攀升,201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发放借书证8627万个,同比增长18.8%。近年来,各地图书馆不但基础设施日趋现代化,而且各项便民服务日益普及。
王新源很喜欢郑州图书馆新馆,一有空闲时间,就去“上自习”。“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为了能在图书馆有个位置,每天很早就去占位看书。工作后,发现家附近这个有空调、有饮品,还不用占位的图书馆,所以经常来‘打卡’学习。”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