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破局,才能走出思维的牢笼(2)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他说:“那你就先完成会计的本科,再考个设计类研究生。”
女生又说:“那不行啊,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最难找工作了,现在研究生竞争力还不如本科生呢。”
于是,他就建议女生利用课余时间接一些设计的活儿,把会计先混毕业,然后再用设计就业。
女生继续反驳:“那不行啊,我想去一个稳定一点的大公司,大公司都很看重第一学历的,我这专业不对口,到那儿肯定就被筛掉了。”
这就是死循环,是一个又一个的局,这些局让她永远不敢迈出下一步。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提到:
“我们愈是正视自己的冲突,并寻求解决的方法,我们就愈能获得更多内心的自由。”
然而,破不了局的人,会把时间都花在跟自己的内耗中。
你在自我内耗上多花一分钟,就少一分钟去解决问题。

敢于破局,才能走出思维的牢笼


02
敢于破局,才能走出思维的牢笼。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人一旦敢于破局,思维的牢笼就会被彻底打开。
十几年前,吴晓波联合央视,计划拍《激荡三十年》的纪录片。
时间很紧张,只有4个月。
央视把还在经济频道做制片人的罗振宇派来做策划。
当时节目组要对《激荡三十年》中的30位人物进行采访,但是发现根本约不到几个,整个团队陷入到绝望之中。
这时候,罗振宇说:
“为什么非要采访当事人?不能采访旁观者吗?书中的当事人,一个也不请,只做外围采访。比如,张瑞敏不是砸冰箱吗,我们不采访他本人,而是把报道他砸冰箱的第一个记者找过来。”
后来,节目组马上行动,两个多月里,找到了300多个与当事人相关的边缘人物,进行集中式访谈。
《激荡三十年》书中的知名人物一位也没有出现,但是却拍得很成功,抱回了该年度几乎所有的纪录片大奖。
在面对无法采访到当事人的困境时,罗振宇没有一直把自己困在“采访当事人”这个死局里,而是走出这个局,选择采访旁观者。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