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畔的血战永不磨灭的番号(3)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爷爷因此被地主举报‘通共’,被关进大牢。”蒋石林说,爷爷临终前丝毫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事,他还特意嘱托父亲,一定要守护好这座红军墓。
父亲去世后,蒋石林开始带领家人守墓祭扫。每年清明节,年逾古稀的蒋石林都会带着儿孙一起去为红军烈士扫墓。
祖孙五代人,近一个世纪来一直守护着红军墓。
一个竹碗 一家传承

湘江之畔的血战永不磨灭的番号


潇水河。人民网 李芳森摄
潇水悠悠,山岭高耸。历史有如长河,平静有之,波澜也有之。潇水河畔的山崖上,红色字体镌刻的“葫芦崖红军渡口”,把我们带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4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及部分军团从葫芦岩抢渡潇水。此次渡河,人数众多,当地村民自发为红军撑船过河,有人还卸掉自家门板、床铺板,用于帮助红军架设浮桥。浮桥与渡船并用,老百姓从半夜时分开始一直忙到天亮。
在道县审章塘乡葫芦岩村的邱声彪家里,一只保存87年的竹碗,便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据老人介绍,这是一只来自江西的竹碗,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道县葫芦岩渡口时,一个红军战士留下来的。邱声彪的父亲邱家儒,便是帮助红军渡河的百姓之一。
“红军一看到我父亲,就叫他‘同志’,这让我父亲感到很亲切,也更加坚信,红军是我们老百姓的队伍。”这位88岁的老人,回忆父亲曾讲过的故事,仿佛亲历其中。“父亲看到站在他渡船旁边的一个红军战士腰间挎着个大竹碗,就十分感兴趣。”
红军战士拿起竹碗说:“这是我们红军战士行军用的竹碗,是井岗山的翠竹做成的。”
“父亲当时就感叹井岗山的竹子真大,自己撑渡用的竹竿根本没法比。”那个腰挎竹碗的红军战士为邱家儒整夜撑渡帮助红军过潇水的精神所感动,坚持要把竹碗送给邱家儒留作纪念。
就这样,这只碗留在了邱家。每次看到这只竹碗,一家人就会想起那个瘦瘦的红军战士。

湘江之畔的血战永不磨灭的番号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