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12年前的神作,豆瓣9.2,道尽了东北民间的生活百态(5)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挖参:
在树林间除了伐木,大自然的另一馈赠就是人参。挖参也叫“放山”,挖参的领头也叫“把头”,往往是一行人中经验最丰富,能力最突出的那一个。“把头”在林间负责带路,根据水流和阳光辨别方向。
《闯关东》第25集中朱开山带领着老蝙蝠等人去林中挖参,一路上不停拿着跟棍子敲击树木,然后仔细听声音。
![《闯关东》:12年前的神作,豆瓣9.2,道尽了东北民间的生活百态](http://fs.qqfile.top/re/aHR0cDovL3R1a3VpbWcuYmRzdGF0aWMuY29tL3Njcm9wL2VmZjk2OGQ2MGFkNGIzNDgwZDU2ZDA2MjU2ZGNlZDRkLmdpZg2)
这种行为称作“叫棍”,一来是为听声音判断树木下是否有参;二来是传递信息,以便遇难时求救,因为约定俗成的规定是,在山中挖参时不能大声说话。
淘金:
东北不仅树林茂密,还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黄金产地,《闯关东》对老金沟的淘金活动有着充分详实的展现。淘金的行家被称作“老金疙瘩”,他能够根据金场的山岭走势,给出采金的最佳地点。
《闯关东》里老金沟开工之日,便请来了一位“老金疙瘩”,助大家一臂之力。朱开山也正是凭借淘金积攒下了一笔钱。剧中还有一处细节很考究,淘金挖口时井口不能是方的,因为方音同“防”,有“防着淘不到金”的忌讳,对大家都不吉利。
![《闯关东》:12年前的神作,豆瓣9.2,道尽了东北民间的生活百态](/images/loading.gif)
这些各式各样因地制宜的谋生技能,都体现出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靠山吃山,这也是人们在与自然环境长期斗争和相处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存之道。
03.东北百态之日常习俗
《闯关东》里关于东北民间日常习俗的展示也不少,有节日习俗,包括春节、小年、中秋,有乔迁习俗,还有红白两大事的各种习俗。
东北的春节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我们在《闯关东》中能看到的是贴春联、放鞭炮、蒸插枣馒头、包饺子、吃团圆饭,团圆过大年;到了小年,要辞灶,送灶王爷启程,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祈求平安;中秋时节,朱开山一家聚在院子里,唱歌赏月,欢乐无比。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