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辉县:我的名字叫建国!(3)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1989年7月,申建国又有了一个女儿。爷爷给女儿起名"红垚",家里的女孩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取名,她的堂姊妹和表姊妹,有叫鑫和淼的。一双儿女后来陆续就读于申建国曾经执教过的村小。但他基本没时间管他们兄妹俩的学习。好在两个孩子自学能力很强,也热爱读书,在学习方面也没让父亲费过心。
儿子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早上,妻子去学校看黑板上公布的成绩,找了好久没找到。旁边的人告诉她,儿子考得很好,"在黄线上面,分数好的都在黄线上面呢,你家红义考了690多分"。1996年,儿子入读陕西师范大学。一年学费5000多元,但那时申建国的月工资才400多元,为了凑足他的学费生活费,他向亲戚借了钱。结果儿子挺争气,本科毕业后,又考了本校硕士,硕士毕业后,又考取了四川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和中山大学古文字学博士。
当时,申建国老俩都想让儿子读中山大学,但中山大学一年一万多的学费,他们的家庭实在承担不起。最后,儿子选择了学费相对便宜的川大。直到现在,老两口还感觉无法供孩子就读理想的学校,感觉很对不起他。如今儿子已是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副教授,在重庆定居。女儿从小受哥哥的影响,学习也很刻苦,如今硕士毕业没多长时间,还在找工作。
如今,申建国的父亲已是95岁高龄,依然身体健康思路清晰。他至今记得,抗战时期共产党八路军的工作队来到太行山下,工作队有这么一段描写未来社会主义的宣传语:"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走路不小心苹果碰着头"。父亲连连感叹,现在一看,这些描述全实现了,普通家庭的生活都比解放前地主家的生活要好,那个时候地主家也不敢天天吃白面大米。
2009年11月,申建国从干了一辈子的教师岗位上退休,退休前,他一直在一线授课。现在担子卸下了,一身轻松的他想干点儿别的,练练毛笔字,吹吹笛子,拍拍照,把以前放下的爱好都捡起来。计划赶不上变化,退休后,申建国患上了免疫系统疾病。通过几次手术,病情有了改观,但还是需要每天吃药维持。儿子不放心他和母亲,把他们接到重庆生活了几年,但他们实在适应不了那里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就又回到了老家生活。
至今老家的屋子里,仍保留着申建国曾经拼搏奋斗过的痕迹。那辆自行车,是他和妻子花168元买的,墙上的挂钟花了60元,这些钱都是他们养猪挣的。桌子上的电风扇,是千禧年前他们家最主要的家用电器。桌子上的小黑白电视,是2000年之后别人淘汰不要,申建国捡回来的。这台"飞人牌"缝纫机,承担了家里几十年来的缝补、制衣工作。它不但是一台缝纫机,还充当了儿子的书桌。读大学之前,儿子所有的家庭作业都是在这台缝纫机上写完的。可以说,他能读到博士后,成为一名大学教授,也有这台缝纫机的功劳。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