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法师的魔幻江湖(2)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贾海水在表演中。
贾海水对自己的节目充满信心。魔术表演在中国有着不下2000年的历史,在他看来,流传至今的传统戏法节目,都是一代代戏法艺人千锤百炼的经验总结。如同京剧有唱、念、做、打,相声有说、学、逗、唱,戏法也有自己的四门绝技——剑、丹、豆、环,即“吞剑”“传丹”“栽豆”“连环”。
贾海水用茶碗变小球的节目,就是其中的“豆”,称为“仙人摘豆”或“仙人栽豆”。这个节目是手彩戏法的基本功,传统戏法的代表作。贾海水说,他曾听父亲说过,过去中国魔术演员到国外演出,必须要会变“仙人摘豆”。
“仙人摘豆”由来已久。早在《旧唐书·音乐志》中曾提到过“丹珠伎”,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六记载的诸色伎艺人中也曾有“泥丸”的条目,其中的“珠”和“泥丸”疑似指的就是“仙人摘豆”的道具。不过这个节目直到清末唐再丰编著的魔术专著《鹅幻汇编》中,才有了短短480多字的文字记述。
贾海水在表演时,喜欢用红色的橡胶球作为节目中的“豆”,看起来醒目而喜庆。表演从一颗豆开始,这叫“一粒下种”,两颗豆叫“二龙戏珠”,三颗是“三仙归洞”,四颗是“四世同堂”,五颗就是“五福临门”。从“春种一粒粟”到“秋收万颗子”,内容看似随意,实则环环相扣。豆子在手里倏忽来去,如有神助,加上演员眼神、动作和语言的引导,更加扣人心弦。寓奇巧于平淡之间,正是传统戏法的特色。
贾海水曾在各种不同场合为不同人群表演过《仙人摘豆》,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这从观众的反应就能看出来”。游园会上几分钟的表演,就收获了同学们一次又一次异口同声的惊叫。
“这说明咱老祖宗传下来的节目是真的好。”贾海水说。
南花园戏法往事
2009年,33岁的魔术师刘谦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在全国掀起魔术热潮,一句“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一直流行至今。
就在那一年,“南花园民间戏法”入选了石家庄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年后又被列入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
贾海水是这个项目的石家庄市级非遗传承人,事实上,“南花园民间戏法”的名字就是他起的。
2008年年底,贾海水听说小戏法“仙人摘豆”入选了银川市非遗名录,也想为石家庄的民间戏法申遗,准备申报材料时需要给项目起个名字。“我想了想,咱们这个戏法是从南花园出来的,就叫南花园民间戏法吧。”
南花园这个地名在今天的地图上早已湮灭无存,连同这里戏法演出的记忆。在采访贾海水之前,记者一直不知道石家庄的魔术表演也曾繁盛一时。“石家庄是个交通枢纽,南来的北往的都要从这经过。”南花园的范围,是今天河北艺术中心后身,东起道岔街,南至南马路(今裕华路),西邻宁远街,北至中山路的一片区域。20世纪40年代,这里聚集了来自各地的民间艺人,有“小天桥”之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