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嘲讽了马化腾,然后是整个中国互联网(5)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现实生活没有盼头,于是把精力、金钱都倾注在虚拟世界里。一言不合PK,搞帮会工会,谈网恋“分手就自杀的那种”,看直播一掷千金只为了让自己名字能出现在一批人的视线里。最极端的例子就是三和大神们。
越多人憎恨面对现实,通过游戏逃避现实;就越多人站在对立面,认为游戏比现实更加让人憎恨。
这种在虚拟世界中寄托全部身份认同感和成就感的游戏观,和追求纯粹游戏快乐的、相对原教旨主义游戏观,其实是对立的。很多热爱游戏宅男宅女,其实是后者,但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二者被一视同仁。
所以游戏和玩游戏的人群,从来都不是我们主流文艺的关怀对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头号玩家》时会热泪盈眶——某程度上这是一种正名,哪怕电影最后还是给《绿洲》推出了一个绿坝花季护航系统。
但这种作品很难诞生于我们这块土地,因为我们的主流文艺很少去关怀成长于都市的年轻人。
从最早鲁迅、沈从文,到文革后乡土伤痕文学兴起后的贾平凹、陈忠实,很长时间内中国最有创造力的知识青年的作品,戳的都是人们的伤和痛。文革前后成长起来的电影人亦如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张艺谋、陈凯歌,第六代的代表贾樟柯,他们最浓重的关怀都在于反思历史。
但到今天,二十一世纪快五分之一过去了。千禧一代是在互联网、社交网络、娱乐化的都市语境下成长的,乡土关怀无法打动他们。你说养蛙为什么会勾住年轻人的心弦?因为“空巢化”可能已经不只是老年人的状态了,而是成为了一种城市青年的一种都市病。
Newsweek 在 8 年前就提过,“冯小刚是中国的斯皮尔伯格”。两位都是擅长操盘商业片的导演,都累积了很强的个人品牌。但当两位都在职业生涯的晚期,拍出一部堪称尽其毕生功力的作品时,冯小刚端出来的是《芳华》,因为他最想拍而之前没机会拍的,是那个时期的文工团回忆;而斯皮尔伯格端出来的是《头号玩家》,没有苦大仇深,只有喷薄的想象力。
在表达这种对年轻人的都市关怀时,最有创造力和资源能力的作者、导演们因为种种原因缺席了,相应的表达空间也就让位给了那些被我们定义为低质作品创造者的人们。于是一道人为的次元壁被建立了起来,于是都说网大low,网文low,网剧low,网游low。
但不消费这些,消费什么呢?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