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风声》:历史洪流中的无声呐喊(3)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第二,小说结构
小说结构采用的是并列式,分三个部分来全面展示“老鬼”李宁玉的正面形象。小说不断设置悬念,让读者的心情也跌宕起伏。文中多次铺垫、伏笔、照应,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展现日伪时期共产党谍报人员生存的如履薄冰。小说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均按照线状结构来由始至终、由头至尾,由开端到结局,一步步向前发展。
三个部分为读者全面地展示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抱负的共产党谍报工作者。小说分别用共产党、国民党和“作者”对历史上同一故事的三种不同述说,即典型的“罗生门”式叙事结构展开,同时,小说结局开放,从而使小说悬念迭出,故事也愈发扑朔迷离。
第三,小说主题
小说以信念为主题,多次以全知的视点让“老鬼”吐露心声:“老鬼望着窗外,心里像夜色一样的黑。他/她并不担心自己的生死,因为他/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她担心的是老K和同志们的安全…… 。”共产党人“老鬼”在关键时刻,并未退缩,而是即使牺牲生命,也要坚持完成任务。这其中体现出的是人性的光辉和信仰的力量。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确实,信仰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都有强大的作用。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最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也是支配人的行为的精神力量。正是对革命斗争的绝对信仰才铸就了“老鬼”李宁玉的铮铮铁骨。即使面对屈辱,乃至敌人的严刑拷打,依然初心不改,坚持完成任务。同样,也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执著追求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才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之路。
第四,小说《风声》与电影《风声》的比较
乔治·布鲁斯东所指出的: “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有区别,可是当两条线分开后,它们就不仅不能彼此转换,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点。”
小说《风声》具有强大的叙事力量,引人入胜;而电影《风声》的表现力比小说更强。毕竟,小说讲究语言艺术,电影讲究视听艺术。两者各有优缺点,所以,我们都应学会欣赏各自的闪光点。《风声》小说是成功的,电影也是成功的。虽然两者所展现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展现出共产党人之大无畏精神。不过,相比之下,电影中共产党人“老鬼”形象的塑造要更为完美,即永远无畏、永远机智、永远大义凛然。
电影情节与小说情节并不相同,电影《风声》中“老鬼”设定为顾小梦。电影结尾处有一段“老鬼”顾小梦的独白让人印象深刻,即“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是的,共产党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唯愿精神永存。这种情况下,“老鬼”是完美的,令人敬仰的,但不够真实。此外,电影过分渲染酷刑场面而冷落了小说的智力博弈。小说则多为心理描写,以语言为工具,从而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两者各有优劣,还需读者自行细细体味。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