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楼阁”,但“楼”不是“阁”,汉代的楼起源于“阁”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西汉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各行各业都繁荣发展,建筑业也不例外,大型宫室和城池不断兴建。其中最有特色的建筑当属“楼”。楼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兴起,但研究材料匮乏,对先秦时期的“楼”仅能从考古遗址和零星的文物图案、文献来推测形制。汉代文物材料迅速增多,且文献材料也逐渐丰富,为复原汉代“高楼”建筑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汉代的楼的起源
楼这种建筑来源于“阁”,即一种单独(单间)房屋,形状呈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二层建筑。这种二层建筑在西汉时期也有广泛应用,一般为皇家或官府建筑,如汉长安城内有麒麟阁、天禄阁,供皇家藏书之用,阁的建筑外形方正、体量大,采用庑殿顶等高等级屋面,体现着皇家的尊贵。但也因为阁多是官府建筑,所以形制与体量皆有详细规定,在建筑外形的变化与艺术化造型方面比较单一,没有太多创新之处。
汉城湖景区兴建的汉式建筑大风阁
而“楼”则不然,考古资料显示春秋战国时期“楼”逐步从阁这一建筑形式中分化而来,但早期的楼与阁这两种建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故此常常“楼阁”并称。按照《尔雅》:“狭而修曰楼”,《说文解字》:“楼,重屋也”,可知楼的最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狭长高挑,即建筑高度超过建筑的宽度、长度,这也是楼与阁的主要区别,第二是楼必须是“重屋”——即至少有两层的房屋,而今所见汉代一般的楼均超过两层。
春秋战国时期抬梁、穿斗、井干、干阑等各种形式的木结构建筑方法已基本形成,初步解决了大体量建筑的问题,多层木结构建筑有了初步的发展。在先秦文献中已有关于“楼”的记载,《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荀子》:“志爱公利,重楼疏堂。”西汉时期木结构建筑技术继续发展并与夯土建筑技术结合,这促进了高台建筑的普遍产生。
而且世人的价值观以天人合一、长生富贵为主流,建筑物高、大、广成为全社会追求的潮流,小家富户不能超越礼制修筑大体量的建筑,因此普遍修筑楼这种“修狭而高”的建筑来彰显自己的富贵。正是因为这些大、中、小型的地主阶级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地域文化来修筑“楼”,才使得汉代楼的造型纷繁复杂、各具特色,称为汉代建筑中一道亮丽的建筑风景。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