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的故事》:荒诞的象棋比赛后,是茨威格意识斗争的痛苦撕扯(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真实的意识斗争,是救赎受困时的痛苦撕扯】
茨威格曾在《昨日的世界中》回忆起自己的流亡生活:
在旅馆的房间中,我手头中没有书,没有笔记,也没有朋友们的信件;我无法在任何地方获得任何讯息,因为在世界各地,各个国家的通邮都停止了,或者是因为检查受到阻隔,我们每个人都生活的那么与世隔绝。
这种最真实的感受,也被茨威格借助笔下人物B博士呈现出来。
在纳粹软禁B博士的房间中,除了床和沙发这种生活的必需品外,没有任何可以活跃思维的东西,他看不到时间,接收不到外界任何消息,唯一陪伴他的便是空荡的房间和四面的白墙。
之所以没被关进集中营,是因为纳粹分子企图用错乱的时空来摧毁B博士的心灵和意志,从而达到让其招供的目的。直到B博士在审讯过程中无意拿到一本棋谱,其极度空虚的精神世界才得到稍加安抚。
为了打发时间,他日日夜夜研究象棋,将床单假想成棋盘,用吃剩下的面包屑当做棋子,甚至在脑海中以自己和自己对弈的方式来打发漫长时光。
“当我站在黑方时,走完一步我就会揣测白方的我接下来会怎么走;而当我站在白方的时候,脑子里也在想同样的事情。不管哪一方的我只要走错一步,另一方就会兴奋不已,然而自己又会埋怨自己刚才怎么会作出错误的判断,气愤之极。”
在这种近乎疯狂的自我对弈中,B博士的精神世界再次遭受创伤,他在脑海中不断为自己构建新棋局,又不断以激愤和疯狂的情绪去挑战自己,如此的反复行为中,其实藏着茨威格无法言说的痛苦。
就如作品中的B博士以一手执黑子、一手执白子的方式,在极度的空虚中与自己疯狂博弈般;现实中的茨威格也在自私的“本我”和奉献型的“超我”这种痛苦的潜意识中,疯狂撕扯着自己的灵魂。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人们的意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代表欲望和私念的本我,代表良知和道德判断的超我,以及用来调和两者矛盾的自我。而茨威格的不幸,便是在自我意识的泥潭中深深受困并徒劳挣扎着。
对于出生于奥地利犹太富商家的茨威格来讲,家庭的教育培养他了他对精神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坚决捍卫和追求。可希特勒在上台后发动的侵略战争,却蚕食着他的理想和追求,这也导致他即便逃离了肉体的折磨,却依旧无法承受来自精神的煎熬。
所以,即便身处远离战火的巴西,但茨威格却对自己的安逸感到自责和愧疚,对他而言:当万千犹太同胞惨遭法西斯的屠刀时,当祖国奥地利被纳粹铁骑践踏的满目疮痍时,当勇敢的战士为捍卫自由与敌人拼命时,他却只能以冷眼旁观的姿态沉浸在虚幻的平静中,这种处境无疑是与坚持人道主义的茨威格所信奉的理想背道而驰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