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天空——镇原县文学事业发展百年走笔(杨佩彰)(15)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惟余直干参天地,不放浮华类李桃。
耸翠从人传世代,凝坚还自赏吾曹。
野云若作辽东鹤,应向山头走一遭。
除此而外,还有陈琚繁、刘化鹏二人的《镇原八景诗》、张元鼎的《读潜夫传感怀》、宗乘的《潜夫山松柏歌》、韩观奇的《读王符传感怀》、王正元的《读潜夫先生本传题咏四章》、李从图的《题王潜夫先生七古一章》、《再题七律二章》等诗词传世。
二、镇原文学的沉寂与苏醒
多少年以来,人们目睹千年古窑洞里黑魆魆的四壁,用双脚丈量东西横贯的茹河古道,在烽燧古堡下轻吹凄凉的笛萧,哀叹人间的昨日沧桑。于是,一个个古代皇朝发展史就会透视在眼前,令人抑制不止地抒发情愫,无限感怀。
历史,就这样在无数个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中渐次迈进了近代和现代。
“近代文学是近古期文学的第二段,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最后一个乐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在这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开辟世界市场,进入中国本土,中国被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比西方几乎落后一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在腐朽的清王朝统治下,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逐渐沦为帝国主义宰割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一历史变局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的镇原近代文学,虽然从文学观念到文学载体、接受对象都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凋敝和人们社会生活的限制,文学创作尚处于沉寂和酝酿的阶段。
其实,近代时期的镇原文学,是镇原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有了这样的基础,才有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镇原文学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迅速发展。由于明清鼎革,激化了民族矛盾与斗争,中原板荡,沧桑变革,唤起了汉族的民众意识与文人的创作才情,给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富有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的一些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到了近代后期,中国的改良派作家大体笼罩在“诗界革命”之下,而革命派以高昂的激情发出民主革命的高歌,文学创作也表现出横扫陈腐诗坛、开拓诗歌新境的叱咤风云的气概。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