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7)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根据图表数据统计项目三个方面的情况,得出结论;并结合结论,给这个大学的学生们提一条合理建议。
九、材料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非学无以广才”,学习是成才的基础,也是强国的基础。“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热爱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种精神绵延不绝。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人不理解学习,不愿意学习,不明白为什么而学习。
有人说:“这是拼爹的时代,学习没用。”
有人说:“现在百度这么好用,不会的搜索一下就行,还学习那么多知识干什么!”
还有人说:“我学习就是为了满足我爸爸妈妈的期待,将来找工作,赚大钱。”
………
对于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思考?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范围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和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A
2.B
3.C.“山水诗人”错误,陶渊明是田园诗人。
故选C。
4.D.“古时候男子在三十岁的时候要行加冠礼”理解错误。古时候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要行加冠礼,以表示成年。
故选D。
5.B.句末的省略号以及句号使用错误,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删除“等等”;省略号与句号都属句末点号,不能同时使用。
故选B。
6.C“几乎所有潜在的力量”错,原文说的是,“一切潜在的力量”,缩小了范围。
7.
C.“昔我往矣”,译为“当初我出征时”,这正是一个离别的场景,在这个场景里,一方面,“柳”可以让人联想到谐音字“留”,另一方面,“杨柳依依”又恰用柳枝的温柔表达了征夫与亲人间的依依不舍,“柳”在本句中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其他三个选项的“柳”都只是单纯的物象。故选C。
8.C
9.B
10.C
【分析】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且:将要”错误,应译为“尚且”,本句的意思是,我死尚且不怕。故选C。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以”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两个词不同。
B.两个“因”都是“趁机”的意思,“因招樊哙出”译为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因击沛公于坐”译为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