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30年风云(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但是,自主研发的道路并非如此顺利。手机的核心技术乃至塑胶壳均被外资垄断了,TCL拼尽全力才培养出一条简陋而残缺的产业链,研发出来的手机难免质量差、故障率高。
与之对比下,拥有成熟技术支持的洋品牌质量过硬而销路紧俏。2002年,诺基亚推出第一款塞班系统智能手机。次年,诺基亚1100问世,这款机型凭借简单、稳定、低价的特点深获好评,造就了2.5亿台的全球销量,成为诺基亚品牌乃至功能机的经典之作,更为深远的意义是,诺基亚1100成为了传统手机与后来的多媒体手机的分水岭。
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以科健、波导、夏新为代表的第一批国产手机注定只能在历史舞台上走过场。
2003年,在经历四年的快速增长后,国产手机销量开始下滑。
率先遭遇“滑铁卢”的就是还沉浸在与三星“度蜜月”的科健。其放松了技术的研发,仅满足于贴牌带来的丰厚效益,最终难免沦落为一家机械生产的“代工厂”。2005年,科健逐渐从消费电子市场退出,曾经的国产机“第一品牌”关门大吉。

中国手机30年风云


科健K528
波导、夏新等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萎缩,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年初,国产手机的整体市场份额由此前的55%下滑至44%。2007年,国产手机的颓势仍不见好转,波导前三季度亏损5.06亿元,夏新同期亏损4.6亿元,联想手机在上个财政年度的亏损额达1.33亿元。
有人退下来自然有人上位,尽管国内市场被以诺基亚为首的一众洋品牌称霸,但是借助政策放宽和技术突破,以天语、金立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国产机成为黑马跑出。
2004年,延续五年之久的手机生产“审批制”终止,取而代之的是“核准制”。审批制下,获得许可牌照的只有36家企业,其他手机制造企业只能靠贴牌度日。审批制终结,一批合资的国产手机生产商开始打出自有品牌。
2006年,专门生产手机芯片的台湾联发科(MTK)崛起,手机厂商只要购买这种廉价的MTK芯片,加上定制的外壳和电池,即可自行组装手机。毫无疑问,MTK成为功能机时代,国产手机第二波浪潮的重要推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