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十八拍》作者叶舟带队,重走河西走廊(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厦门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郭良干称,这趟西北之行开始于他将双手放进红崖山水库那一刻。入甘之初,凉州于他而言仍旧像是“他者”,其间的连接更多是一种审视与打量。“当我蹲下身来,掬一捧红崖山水库的雪水时,那一刻我才觉得,自己被这里接纳了。”在郭良干看来,现代都市中的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座凉州,它将我们从常规时间轴中拖拽出来,从都市的节奏中抽离,在肉身的体验中重新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那是文学照进现实的瞬间”。

十八少年对话叶舟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徐家贵则提到,小说中蕴含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书中关于承平堡等描写精微,使得小说具有一种虚构文学之外的地方志气质。作为近年来“边塞主题”的书写,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蒋应红在《春秋大义,边塞文学的精神本色》中提到,解读《凉州十八拍》的一个关键词是“除锈”,叶舟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清末民初这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中,而这一时期的河西走廊,因为军阀混战、各方势力角逐争雄,导致商贸滞塞、民生凋敝,繁华熙攘的丝绸之路因此而“锈迹斑斑”。从这个意义而言,主人公顾山农设立的“保价局”是开启了一场“除锈”的文学行动。
《凉州十八拍》是叶舟历时47个月完成的长篇小说。继《敦煌本纪》之后,这部作品以现代版“赵氏孤儿”为故事内核,聚焦河西走廊的历史、地理、文化等风貌,全景式呈现了一幅河西民间社会的风情长卷。
撰文/ 申璐
编辑/ 走走
校对/ 卢茜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