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十英烈寻访│汤藻:潜伏南京,他孤身一人印发革命传单(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在晓庄师范,汤藻和同学石俊、马名驹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品学兼优,被校长陶行知视为学生中坚。陶行知敢于把联村自卫团的“枪把子”交给他们,晓庄周围四十里内烟赌匪患一扫而空。
1929年秋,汤藻受陶行知派遣在中山陵园区白马村创办一所乡村小学。在此,汤藻发扬晓庄精神,他不仅教农民孩子读书识字,还经常走村串户,跟农民交朋友,了解和关心农民疾苦。晚上举办夜校扫盲,讲时事,在农民群众中宣传革命思想。由于汤藻跟当地群众关系融洽,办学也颇有成绩。
晓庄联村自卫团英姿,左二为汤藻,左三为石俊
如今,无论在汤藻烈士家乡如皋,还是南京雨花台,关于烈士的生平记载都只寥寥而已。从相关书籍记载中,实践团也了解到关于烈士事迹的一些散落记载。
尽管烈士故里寻访之行对于烈士生前事迹了解有限,但对于九位实践团成员而言,他们的收获却是颇丰。
在结束寻访离开之际,实践团每位成员心头都萦绕着感动与敬仰。“愈愈而升的热血,滚烫炙热而又流动全身。”周彤说,他们不禁想到小我和大我的紧密联系,在当下,青年学子应当充分汲取烈士精神,雨花英烈精神应在新时代被赋予更新的内涵。
实践团成员王焱楠说,“汤藻烈士自去南京后便没有再回过家,也没有留下照片,在汤亚东老人讲述下,我还是真切地感受到汤藻烈士的雄心壮志,这些远比我在书中读到的来得更加真实,更加让人热泪盈眶。”
王焱楠觉得,因为年代久远,汤藻烈士的故事年轻一辈很少知晓,这更加让她觉得此行实践充满意义,“此次实践活动让我更加了解到共产党人的力量与决心,而如今的我们,恰恰需要感受他们的那份热情,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并且时刻准备着。”
“人若在青年时候死去,那么他在别人的记忆中永远是年轻的。”1930年,年轻的汤藻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留下一张青春的照片。
而今,一群20岁的青年学子来到烈士故乡缅怀追思他。“过去,他在这里出生,现在,我们在继承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未来,我们将他们的精神传递下去,薪火相传。”王倩倩说,烈士的故事不应被淡忘,汤藻这两个字不仅仅应刻在英烈墙上,更应刻在每一位青年学子的心上。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