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借“外脑”背后的科创雄心(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背后反映的是创新平台及人才供应不足的双重制约。总体而言,当前江门高水平高校、创新平台偏少,创新平台建设质量不高,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能力弱,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集聚效应,人才吸纳能力不足,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等高层次人才匮乏。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基于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在科技创新领域齐头并进,一批批高素质人才、研发平台、产业化基地正在这里形成聚合效应。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因地制宜引进高端创新资源,不仅是江门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城市的破题之举,更是全面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题中之义。
新的起点
今年3月,省政府正式向科技部推荐江门市申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使命在肩,江门压力不小。为了在3年内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江门必须完成这份答卷:至2023年,江门市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2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78件,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数量达到550家,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8500人……
要实现上述目标,江门除了要积极“练好内功”,引进“外脑”同样至关重要。特别是高端创新资源作为稀缺品,对于支撑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具有多重意义,有望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强大合力,为江门全面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发展阶段看,引进高端创新资源,是江门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十四五”时期,是江门加快发展的窗口期、上升期、黄金期,对做好科技创新工作至关重要。开局之年,江门要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依靠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加快构建江门发展战略新格局。
从区域竞争看,引进高端创新资源,是江门抢抓“双区”建设、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的有效路径。
江门是“中国侨都”,在对接支持服务两个合作区建设、汇聚更多港澳和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上具有独特优势。接下来,该市应积极抢抓机遇,不断提升江门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全力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城市。
从产业结构看,引进高端创新资源,是江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巩固提升八大战略性产业的内在要求。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