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滴子,真实存在过吗?(4)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怎么办呢?
接着烧啊!
将铸铁再置于高温下长时间加热,使铁中的化合碳发生变化,就可以改变其质地与性能。经过处理后,生成可锻铸铁,性能介于钢与铸铁之间,具有较高的强度。
由于退火温度和处理方法的不同,可锻铸铁又分为白心可锻铸铁和黑心可锻铸铁——这里要提一下,现在还有一些地方的铁匠招牌是写着“黑白铁”,就是指这个意思。
白心可锻铸铁具有较高的硬度与强度,而黑心可锻铸铁的更具耐冲击且具有韧性。从生产周期和成本来说,黑心可锻铸铁更短,而且技术上也更难。
与制出可锻铸铁的同时,我们也开始使用金属范——这项发明不晚于战国,这点河北兴隆与磁县的出土铁范可以提供佐证。与泥范相比,显然可多次利用的铁范更得“民心”,也有利于整体行业链条的推进与优化。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在古代并没有现代的科学精密仪器,工匠是如何能掌握不同火候与温度,以及锻造的时间和程度......有些技术细节是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完全清楚的。
尽管可锻铸铁能被加工成铁斧或者其他铸件,但是想要做成“血滴子”这种利刃,依然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再来看看古代的炼钢水平,是不是能支持这种套圈式的取首级的“血滴子”?
我们现在用到的钢比较多,大家也比较熟悉钢的形态。
我们一般把含碳量小于0.1%的叫熟铁,0.1%-2%为钢,2%-6.67%为生铁。
原始块炼铁含碳量接近熟铁,怎么样变成钢呢?烧、打、烧、打、烧、打......在高温下将坯料反复锻打至少六到八小时——这样得到的钢虽然有硬度,但是往往出现含碳不均匀的分层现象,并且含有大块夹杂物。通俗点来说,还是容易断。
如果在制作过程中不断重复加热与锻打,可以使用各层组织更匀,可以出来更为高品质的“百炼钢”,但是这种出来效率低,工量非常大。
一直到西汉中期以后,出现了用生铁“炒”成熟铁或钢的新工艺,才使的大量生产钢材成为可能。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