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的调色板丨脑智擘未来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大脑中的调色板 | 脑智擘未来 音频: 00:00 03:57
编者按:脑科学对各种脑功能的解析、脑疾病的诊断治疗、类脑智能和脑机接口的技术开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开设“脑智擘未来”专栏,为大家解读视觉、学习记忆、注意力、抉择、意识、语言、共情、合作等日常生活中常见行为和现象的研究方式和科学发现。
,时长04:59
花花世界,万千色彩,我们人类看到的世界充满了无数种颜色,那么,我们为什么可以看到颜色呢?
早在17世纪,牛顿就通过著名的三棱镜实验,发现一束白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而不同的颜色实际上对应着不同的波长。也就是说,光在本质上是没有颜色的,是我们大脑将不同波长的光转化成了我们所感知到的颜色。
在我们眼睛的视网膜上,存在着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长波、中波、短波敏感,它们可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从视网膜依次经过外侧膝状体LGN、初级视皮层V1、次级视皮层V2 、视皮层第四区V4和下颞叶皮层IT的加工处理,最终形成颜色感知。那么颜色信息在此加工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要研究颜色,首先就要对颜色进行量化,颜色的量化需要颜色空间。RGB颜色空间是我们最熟悉的颜色空间,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视和显示器,就是通过RGB颜色空间来定义颜色的。我们视网膜上分别对长波、中波、短波敏感的视锥细胞就与RGB颜色空间类似,那么我们的大脑是否也是用RGB颜色空间来定义颜色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大脑是通过认知颜色空间来定义颜色的,比如HSL、HSV颜色空间等。所以我们的大脑对颜色信息的处理过程,就是将类似RGB颜色空间向认知颜色空间进行转化的过程。
在我们视觉皮层中,编码颜色的细胞是聚集分布的,形成颜色功能区。颜色细胞在初级视皮层V1中分布在斑点区内,在次级视皮层V2中分布于较窄的条带区内,在视皮层第四区V4中分布于团块区中。在这些颜色功能区中,不同颜色的反应是怎样的,不同脑区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呢?
最近的一项科研成果利用内源信号光学成像技术,对和人类具有相同预色视觉的猕猴进行观察发现:V1对于红色和蓝色的反应要远强于其他颜色;在V2中,这种反应优势有所减弱;在V4中,各种颜色的反应则更加均匀。也就是说随着皮层等级的升高,皮层对各种颜色的反应强度变得更加均匀,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颜色我们都可以同样感知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