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流生涯一一前言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 吕东平

盲流生涯一一前言


闯东北潮流自古有之,一直延袭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据历史记载:自 1644 至 1667 年,清朝廷颁 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以来,山东移民东北者甚多,清代山东移往 东北的流民约在七百万至八百万人之间。进入民国时期到建国以前, 历年入关人数,至少也在 20 万人以上,不少年份超过百万。平均每 年 48 万人之多,总数超过 1830 万,除去回返的人员,留住东北的 山东人就达到 792 万之多。再加上其他省份的闯关东人数,其规模 之大,已可想而知。这是资料记载,无需考证。建国以后的我有清晰记忆。开始称闯关东,后又称闯外,闯东北。五十年代后期至四清文革期间称“盲流”。 这个称谓是官方所赐,因当时严禁农民到外地务工,并在全国各地设了“盲目流入人员收容遣送站”而得名。“盲 流”的称谓,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开革开放后,北燕南飞,允许进城打工,不再抓“盲 流”了,但也很少有人再闯东北了!东北的满族人其实并不多,大部分人的祖籍都是关里人,尤其山 东最多。为什么祖籍大部分是关内各省?这要从几方面阐述: 一、闯东北之潮 ,源远流长1. 自清朝以来,山东等关内多省,本来就人多地少,稍遇荒年,更是饥寒交迫,食不果腹。迫使无数灾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于是来 到了土地广袤而人口稀少的东北。从此落户扎根,维持生计,一代一代繁衍生息,成为了东北人。 2.闯外谋生的传统一直沿袭下来,到建国后也是,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尽管改革开放后,有很多返回老家的,但在东 北扎根安家的还是占绝大多数。这是主流人群,但并不是全部的。二、国家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移民开垦北 大荒。1:为了开发边疆资源,1955年至1960年,由国务院农垦部、内务部、劳动部等部门统一组织了支援边疆垦荒活动。
山东省为重点支边省份之一。六年中只山东全省70多个县市共迁出110多万人。大部分迁到东北,国家给予安家费和经济补偿。2: 1958 年3~5月间,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包括机关、部队、军事院校的转业军人,从全国各地向黑龙江省进发。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投入到垦区开发建设事业中。包括家属也是国 家安置过来的,这又是一项国家的战略部署。3:建国后,大批服刑和劳教人员被迁到北大荒,组成了若干劳 改农场。他们改造期满后,直接就地落户就业。以上这几项迁移,原本人数已是很多。但他们安家落户后,因饥 荒而投奔他们,或以其它原因来谋求落户而投奔他们的亲属,一波又一波,源源不断潮涌而来。 或早已多于原迁移人数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4.知青上山下乡时,在特定时期增加了东北的人数,但很短暂, 后已大部返城,结婚成家留在东北的人不多。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