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冬奥赛场守护者|在冬奥村综合诊所忙并快乐着(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延庆冬奥村综合诊所
记者手记
身为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的“老资历”,胡跃林素有“胡一刀”之称。几十年来,他和大型体育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曾参与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保障。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因为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多年来服务国家乒乓球队的经验,胡跃林参与了乒乓球比赛场馆——北京大学体育馆的志愿服务工作,并担任医疗经理。
1988年,胡跃林成为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的一名住院医师。因为对手术的悟性很高,胡跃林很快进入了角色。作为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多年来保持着下队为运动员提供服务的传统。“运动医学要发展,关键在于下队。只有下队,运动医学才有生命力。”回顾科室发展历程,创始人曲绵域教授曾在生前有过这样的感触。而今年已89岁高龄的北医三院运动医学专家田得祥,为运动员看病63年,如今依然坚持每周下队会诊,被称为“爷爷队医”。作为足踝亚专科专家,胡跃林在老师田得祥的影响下,也已下队服务了33个年头。早年间,他每周两次跟随老师骑自行车下队。在北京先农坛体校、什刹海体校等,常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下队的经历带给胡跃林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和运动员沟通,如何从运动员的角度出发制订治疗方案:“在选择方案时,首先要考虑他们近期有没有重要比赛。如果有,一般先打个封闭,保守治疗;如果近期没有,诊断又比较明确,我会建议运动员早点儿做手术,避免延误病情。”
此外,遇到不同情况,也需要灵活处理。“有时比赛在即,为了不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一些小的伤情要先对运动员隐瞒,只告诉教练,避免给运动员造成思想负担。一些运动员急于出成绩,医生要帮助他们平衡好当前和长远利益。老运动员即将面临退役,医生要更多为他们考虑退役以后的正常生活。”这些都是胡跃林在一次次下队和运动员的交流中获得的宝贵经验。
胡跃林从小喜欢运动,这也是他当初坚定地选择运动医学的原因之一。从小学开始,胡跃林就是校足球队的成员,高中进入校乒乓球队,后来又进入什刹海体校训练。他曾参加过多届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乒乓球比赛,还拿过冠军。在北医三院,胡跃林逐渐接触运动医学的康复专业,加上本身的运动经验,他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的体会。手术后哪些动作能做,哪些不能做;恢复训练一天做多少组,一组多少次,两组之间怎么休息……胡跃林的处方总是非常详细、全面、有针对性。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