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描写四季以春天居多,原因其实很简单,古人爱在春天做这些事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中国古代的诗歌,有着大气磅礴、气象万千的丰富内涵,时至今日,古代文人墨客在诗歌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仍然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中国古诗的内容总是包罗万象,就连一年更迭变化的四季,都能成为诗人笔下浪漫优雅的诗词。就在这些描写四季的诗词中,人们绝对会发现,关于“春天”的古诗数量,要远胜于其他几个季节。比如贺知章笔下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再比如白居易的“谁家春燕啄春泥”,就连王安石的这首思乡诗《泊船瓜洲》都借用“春风又绿江南岸”,来表达他自己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为何如此多的古诗中,文人墨客总是偏爱“春天”呢?

古诗描写四季以春天居多,原因其实很简单,古人爱在春天做这些事


春之“意象”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里,变化更迭的四季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每个季节都有着自己的具体形象。比如说到春天,人们就想到了桃花、梨花、春柳、黄莺这些代表春日的美好意象;夏日的意象则为炎日、荷花;秋日的意象主要有落叶、梧桐、秋蝉;能够代表冬日意象的则是霜雪、松柏等。这四个是季节的意象美学,就成为了古诗中借物抒情的具体对象,也决定了古代诗人关于春夏秋冬的抒情模式。据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春秋景物被采撷入古诗词的比例,远远要高于夏冬景物,诗词意象中的春与秋相比,春天又更加具有数量优势。

古诗描写四季以春天居多,原因其实很简单,古人爱在春天做这些事


气候与农业影响下的春天
中国古人之所以如此喜欢春天,其实是受到了自然气候的影响。我国本就是一个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为主的国家,四季分明、昼夜交替的规律性特点,让中国古诗词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周期性季节病”。其实早在1987年,日本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中四季出现的频率与强弱时,早就提出了中国古诗词所存在的“气候论”,春秋两季所表现出来的自然规律,相较于夏冬其温度更加具有不稳定性。春天是乍暖还寒,是草木萌芽,是万物的苏醒,这种季节的变化与推移,仿佛是在瞬间所完成的。自然气候所造成的这种春天的季节特征,让文人骚客在与春季相遇时,其情感更加容易感化宣泄,这就增加了古诗与春天相遇的可能性。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