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蚕茧中寻找再生医学密码(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蚕丝由丝素与丝胶构成,多年来,丝素已被开发出多种全新用途,但国内外对丝胶的医学应用研究却几乎处于空白。王琳在一次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敏锐地觉察到藏在丝胶背后的“修复密码”——一直以来被当作废料处理的丝胶,很可能是一种适用于创伤修复、能够用于组织再生的生物材料。追求原始创新,就要敢为人先。王琳团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再一次又一次地优化条件,仅丝胶提取这一项,就进行了数百次的实验,历时近3年才成功提取出结构完整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纯丝胶蛋白。
丝胶中有“宝藏”
在大鼠离断的坐骨神经中间植入一段丝胶神经导管,治疗12周之后,就能完成外周神经的高效再生。王琳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后有望能解决神经创伤修复的外科难题。
“它主要解决的是一个创伤修复及衰老的问题。如果我们将人体比作一辆汽车,那么车辆到了一定年限后,零部件就会老化,如同人体组织与器官病变、衰老的过程。但是,虽然某一个零部件的功能可能逐渐衰败,但车辆其它部分功能仍然良好。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受到创伤、病损或自然衰老的器官实现再生修复,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延长人们寿命。”在王琳看来,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再生医学研究,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融合了医学、生物学、工程学、材料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技术,像是现代医学里的“黑科技”。然而,从科研成果到临床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这需要科研人员踏踏实实地付出严谨、坚实的努力,从而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来提高临床医学的诊疗水平。”
经历了实验室里的一个个不眠之夜,王琳团队终于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发出适用于外周神经修复的丝胶神经导管、适用于中枢神经修复的生物支架、修复心肌损伤的水凝胶及多种多功能新型丝胶药物载体。在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学会年会上,他们的工作被评价为“近年来在蚕丝医学应用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
王琳团队的研究经由媒体报道后,吸引了许多患者前来咨询,患者们的期盼激励着王琳团队加快推进实验室科技成果的临床转化。“现阶段创伤修复治疗通常会采用患者自体神经来移植,这类似于‘拆东墙补西墙’,可能会在患者身上造成多处损伤,并且治疗效果比较有限。”王琳说,丝胶生物材料制成的“神经导管”,能够打破现有治疗手段的局限,桥接两个断点并为神经再生提供合适的微环境,引导外周神经在导管内重新生长。当组织修复完成后,丝胶导管能被机体自然降解吸收,不必再经二次手术取出,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