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读《重读毛泽东:从1893到1949》(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研究毛泽东,世上已经有很多经典,韩老师说,特里尔的《毛泽东传》应属于“形象思维第一流”,特里尔把毛泽东的故事讲得回肠荡气,把毛泽东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这是文学和史诗的写法,是西方史家的长处,韩老师讲中央文献的《毛泽东传》,说这部书把毛泽东的非凡经历与党的奋斗史紧密结合起来,是党史研究的典范,中央文献编的几十卷《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韩老师读得很熟,说到哪段话,在哪一卷里面,我们去查,都差不了。他的记忆力十分惊人。
而韩老师这本写毛主席的书,最震撼的地方就是“力量”。力量,这是韩老师从读毛主席的书中获得的,也是他的书传递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

「书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读《重读毛泽东:从1893到1949》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飞赴重庆谈判。起飞前,毛泽东向欢送的军民挥帽告别。
当然,我们不是什么事都去找他,只是关于思想史上的一些基本范畴,我们百思不解的时候,才去问韩老师,而他往往结合毛泽东研究,能讲得醍醐灌顶。
记得有一次,我问他,“意识”与“自我意识”有什么不同,他说,“意识”就是想,但却不知道是谁在想;自我意识,就是知道你自己在想。韩老师举例: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意识”,那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去思考马克思主义,这是“自我意识”。中国共产党从什么时候确立了自我意识?从毛泽东开始。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读了马克思的书,这是获得了意识,而中国人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是确立自我意识。如果说,莫斯科的指示长期以来曾经是党的“意识”,那么,毛泽东代表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自我意识”,特别是代表着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在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中前进的性格。
学习党史,为什么要从毛泽东出发?韩老师给我们举了魏斐德研究毛泽东的名著《历史与意志》的观点,魏斐德有一名言——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并不等于了解了毛泽东,而只有了解了毛泽东,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因为毛主席在党内曾经长期得不到理解,比如说,从中共二大、三大的主张去看,毛泽东关于农民革命的观点就是不可理解的(毛泽东是在中共三大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关于依靠农民进行革命的思想),从中共四大、五大的主张去看,毛泽东主张进行独立自主的军事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观点也是不可理解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之前,毛泽东的一系列观点同样都是不可理解的,因此,魏斐德才说,在六届五中全会之前,毛泽东个人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在党内被放逐和边缘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他不屈不挠进行斗争和抗争的历史,长期以来,毛泽东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力量,而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只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之后,才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作风,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意识”的历史,而是中国共产党确立“自我意识”的历史。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