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韵沅陵∣走进“边城”清浪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张彭 瞿云 沅陵报道
高峡出平湖/又过梢子铺/荡起/浪花千叠
行江又闯滩/月下壶头处/梦回/满天清辉
走进美丽沅陵,体验多彩风情。今天这一站,名为清浪。清浪乡地处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东部,是沅陵县的重镇,因此处风光秀丽,溪水所激起的浪花清澈无比,而得名“清浪”。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沿边河岸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明月婵娟的壶头山,那深翠逼人的黄柏林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而不加浓涂艳沫。我唤它为沅陵的“边城”。

四韵沅陵∣走进“边城”清浪


“边城”清浪
说起清浪,潺潺流水,细细涓流,没有一丝杂乱与喧嚣。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一个偏远的乡镇或许一辈子也未曾听过,一辈子也不会来到。因为在这里工作过的原因,深深的眷念上了这一片好山好水,留给了我无限的怀念。
清浪,有着厚厚一本“历史书”
是成语“马革裹尸”的发源地,一代名将马援徒留千古遗恨壶头山。“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这是当年东汉大将马援在战场上的豪言壮语。《后汉书·马援传》记载: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武陵五溪蛮夷,受阻于壶头山(今湖南沅陵清浪乡壶头山),水急,船难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於军中,应了他当年“马革裹尸”的誓言。壶头山林木苍翠,肃立在寂静的山岗,伏波亭成为当地居民落脚小憩的地方。亭子立有6块关于马援生平的石碑,最出名的当数明代大学士王守仁的《伏波庙》。
是一把军刀故事诞生地,是人民军队一路披荆斩棘的珍贵物证,更是军民鱼水情的生动写照。1935年11月,贺龙率领红二、红六军团顺利渡过了湖南省沅陵县沅水河,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在清浪乡桥梓坪村驻扎了下来。指挥部设在当地名叫陈定祥的贫苦农民家中。当他得知贺龙的妻子蹇先任刚生下女儿,没有奶水,便找来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给蹇先任催奶。为感谢老陈,贺龙想着给老陈一笔钱,可老陈说啥也不肯收。贺龙最终把那把陪伴了他10年的指挥刀送给了陈定祥。他说:“老陈,你要好好收着这把刀,红军会回来的!”时光荏苒,到本世纪初,这把刀传到陈飞手里,已经整整五代。201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来临之际,陈飞向县有关部门讲述了这个故事,并想把这把指挥刀捐献给贺龙元帅的后人。2017年5月,时年82岁的贺龙女儿贺捷生从北京赶到沅陵县接受了这一捐赠。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