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并非全都是美好的寓意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王怀建

“豆蔻年华”并非全都是美好的寓意


说到“豆蔻年华”一词,我觉得,这多是古代文人骚客的一种诗意的溢美之词罢了。其实,还有一个我们不愿提起的解释。豆蔻是一种可以入药的植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必须是似熟非熟的未完全成熟时候摘用。用来形容女孩是什么意思呢?女该——这是现代人客气文明的叫法,而古代13、4岁的女子是可以叫妇女的,是可以嫁做人妇的。因为13、4岁的女子月事已出并渐趋于稳定。古代朝代更替之时往往连年战乱,人口急剧减少。在农耕时代,人口是最大的生产力。怎么办?经过了战争新确立的新朝代的统治者往往鼓励人口生育,鼓励甚至强迫早婚早育无疑是快速提高人口数量的办法。所以古代女子一般拖到十六七、十七八岁(有的甚至更早)就嫁人生育了。因此,古代的女子是很可怜的。“豆蔻年华”在古代是等待或者可以嫁人生育的女子的代名词,由此可见,“豆蔻年华”并非全都是美好的寓意啊。
“豆蔻”之词在我的印象中大约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之诗中。如下: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两首诗是写什么的呢?有人分析,第一首着重写扬州一位歌妓的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
第二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歌妓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含思深婉,缠绵悱恻。
你看,豆蔻之词的最初使用在诗人笔下是从一位扬州歌姬联想生成的。后来,慢慢的因为它的美妙动心,多被后世文人作者挪作形容青春曼妙之意了。
当然,以上分析纯属个人鄙见。时代变迁,社会进步,我们还是应该更多地看到世间人事物的美好。老话不是说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