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命在7人身上延续!江苏小伙意外去世,家人帮他在青岛捐献器官(4)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本来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今年过年的时候把亲家一家人从乳山接到江苏来,过个全家人都在的‘团圆年’,这个想法现在却变成了永远的遗憾……”陈再勇说。
幕后
每30名器官等待者仅一人获移植
“人体器官捐献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主要看捐献者是否符合器官捐献的条件。”记者采访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蔡金贞了解到,捐赠者的年龄并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人类有很多组织可以捐献,6种内脏器官:肺、肾、心、肝、小肠和胰腺,其他组织:心脏瓣膜和血管、皮肤、骨组织和角膜等。由于老年器官的风险比较大,对于不同的器官是否可以捐献有一些通用的年龄指南,但没有严格的捐献上限。
蔡金贞认为,这些年,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具体要看捐献者的器官功能评估情况,然后由相应的专家评估之后确定是否可以应用。”从我国目前的肝肾移植受者的等待登记数据来看,每30名等待者中只有一名能够获得移植的机会。在蔡金贞看来,对于急切渴望得到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就眼下的捐献量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蔡金贞说,虽然近年来全省各级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的宣传动员,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也有越来越多登记者成为志愿捐献者,但器官短缺依然严重,很多生命仍在苦苦等待。遗憾的是,有部分患者在等待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此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器官捐献的善举,已让不少某个器官功能丧失或面临生命终结的患者有了希望,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让文明以另一种力量延续。
建立器官捐献“青岛模式”
在器官捐献公益事业的发展中,青岛市红十字会联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器官捐献“青岛模式”,获得全国乃至世界的认可。从2014年开始,青岛市的器官捐献数量进入了一个快车道,每年都有较大增长,一方面是青岛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是青岛市有了国内一流的opo中心(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团队——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以过硬的技术建立起了全链条的规范标准,他们通过努力,来承载器官捐献者的大爱,将捐献器官的利用率提高,让受者获得更高质量的器官,更好延续生命,整个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被国内器官捐献界称为“青岛模式”。
“青岛模式”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器官捐献移植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在红十字会的宣传、推动和见证下,将潜在捐献者转到opo监护室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完整的成体系平台,整个过程录音、录像、完善档案资料,做到每个环节可溯源,并且还要有完善的移植后患者随访档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