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海村,一些人正在悄悄退场(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棉棉拍的后海村码头
然而,不到两年的时间,后海村发生了巨变。
疫情的来袭与社交媒体的宣传让大批无处可去的游客涌入了后海村,加速了它商业化的进程。不同形态的房屋被旅游景区清一色的仿古建筑替代,水泥地“升级”成了石板路。海面上,渔船消失了踪影,冲浪板与学习冲浪的游客拥挤不堪,几乎填满了整片海岸线。
距离后海村村口不远处就是著名旅游区蜈支洲岛的入口。原先,仅作为落脚处的后海村门可罗雀,与蜈支洲岛的人流形成了差距悬殊的分水岭。如今,拿着麦克风与彩旗的导游,带领着一波接着一波的的游客群向后海村侵略。滑板青年不见踪影,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撞进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去。
“后海村怎么变成这样了?”
这不仅是棉棉发出的疑问,长居于此并缔造了后海村文化的人们,面对如今的景象也在不断发出感慨。随着海面上冲浪板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有人坚持留下,有人已经选择离开。
这片海边废墟,小孩子喜欢来这里玩耍,村民会坐在沙发上看海聊天,如今已经变成了海鲜饭店。棉棉
01 冲浪文化的骤:我想普及的是一项运动,而不是一个旅游项目
老家在成都的三哥在后海村已经度过了十几年的时间,是最早一批定居于此的异乡人,也是后海村的“开荒者”。
10年春节,经朋友介绍,三哥得知有“后海”这个地方:环境不错,还有几个人玩冲浪。他带着一家人来后海村散心。 当时,后海只是个罕为人知的小渔村,海域还没有被开发,村民们多以渔业维持生计。整个村子里,超过三层的房屋不过几栋,每家每户都搭建起了自己的小院,种着椰子树、龙眼树等热带常见的绿植。经常有人拉起渔网,在小院里晾晒鱼皮、虾米,空气中除了海水的味道,就是海产在阳光下烤晒散发的腥咸气。在渔村里,三哥若是在饭点任意路过一处人家,总是能热情地被邀请进家门一起吃饭。
这种以阳光海滩为伴、天然却充满生活热情的渔村生活方式逐渐感染了三哥,让他萌生了在后海村久居的念头。没过多久,三哥就带着一家人搬来了这里,开起了自己的客栈「纳绿娜」,这也是后海村的第一家民宿。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