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一座因战争而筑的城池(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冯胜挥师瓜沙后回肃州,为了稳固西北边陲的安宁,扼守外敌来犯,他审时度势,查看地形,发现肃州西26公里处的嘉峪地区是千里河西走廊南北山系拱合最狭窄之处,南面嘉峪山、北面黑山,两山南北对峙中间有平地嘉峪塬,最宽处30里、最窄处16里,形如瓶口,东连酒泉、西接玉门、南临祁连,地势险要,“西域入贡,路必由此”,在战略上具有“中外据防”的重要位置。宋元以前,这里有关无城,冯胜决定就此建关筑城,扼守咽喉。是年七月开建,次年筑成一座周长220丈、高2丈有余、墙厚丈余有关无楼的土城,成为万里长城西端最重要的防御工程,从此结束嘉峪关有关无城的历史。
因此,嘉峪关因战争而生,为国防而筑,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要隘。从历史来看,嘉峪关的主要作用是军事防御,进可攻,退可守。这一点从关西的大草滩古战场可知。当时,冯胜所建嘉峪关有关无楼,关内城楼是在明王朝不断对西北边陲防务的不断增加中逐步修建,历经160多年时间,公元1539年,也就是冯胜夯筑嘉峪关167年后的明嘉靖十八年,在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上锈住了“断臂长城(古称)”,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使嘉峪关乘的防御工程更加严密。
期间,在嘉峪关乘台上修建了嘉峪关楼、光华楼、柔远楼,远望,这三座城楼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巍然对峙,蔚为壮观。“磨砖砌就鱼鳞瓦,五彩撞成碧玉楼。”除了嘉峪关楼代表了当时明王朝的特殊的含义之外,光华楼、柔远楼分别象征着当时的执政者用辉煌灿烂的中原文化融合边境上民族文化,以达到和谐共荣的目的和不诉诸武力,以怀柔政策大到安抚、安定边疆的意义,从而使西部边陲之地止戈停战,和谐共处。

嘉峪关,一座因战争而筑的城池


因为嘉峪关城建立的初衷就是军事防御工程,所以清乾隆钱龙以前,城门经常关闭不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陕西总督文绶上书皇帝请准嘉峪关辰开酉闭。朝廷命嘉峪关严格把关,逐一审查,史称“闻鸡度半”,即入关人员五更鸡鸣时点名,验明身份者穿城入关。清末明初嘉峪关变成税卡,凡出入者必须纳税,放得通行。自此,嘉峪关从军事防务正式转向商贾往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