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宪权:在夏季的乡村追风听雨(散文)(10)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斗转星移,昼夜交替,岁月中的音乐家弹奏着黑白琴键,不知是劳累,还是等待一个约会,节奏渐渐慢了下来,他在白色的钢琴键上用力敲出一个音符并等待长长的回音……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最长,这便是夏至。
“夏至一阴生,季节换节令,白天长又长,小睡天又明。”古老的童谣意味深长地在乡村的小巷飘着。
“夏至日渐短,冬至又复长,春秋寒暑皆有序,全载历书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是说过了夏至之后,白天的时间就会开始日渐缩短,黑夜也将会越来越长。民间谚语“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解析得最为通俗。因此,在北方,就有了“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谚语。
夏至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被先人确定,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曾经的夏至,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中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即周人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在夏至祭神。《史记·封禅书》说:“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宋人以夏至之日起,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 不单是百官,民间亦有歇夏、歇市的风俗。甚至过去和尚在夏至日也要禁足,不外出去化缘。辽代 “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很是雅致。直至大清,夏至仍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自古以来,夏至和冬至都是一个特殊的节气,古人认为“九”为极数,夏至一阴生,九日一变,经九九八十一天后,阳气衰退而阴气逐渐旺盛,于是天气由暑转凉;而冬至一阳生,经九九八十一天后,阴气衰退而阳气旺盛,天气由寒转热。夏至后数九以示气温变化的歌谣,民间称为“夏九九”。这种风俗在明、清时已有确切记载。
我国地域宽广,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夏九九”歌谣,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一九和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汗水溻了衣;四九三十六,房顶晒个透;五九四十五,乘凉莫入屋;六九五十四,早晚凉丝丝;七九六十三,夹被替被单;八九七十二,盖上薄棉被;九九八十一,准备过冬衣。” 时代变迁,而今又有了新的夏九九歌谣:“一九二九温升高,摇扇电扇开空调;三九温高湿度大,冲凉洗澡来消夏;四九炎热冠全年,打开风扇汗不断;五九烈日当头照,无处躲来无处跑;六九时节过立秋,清晨夜晚凉飕飕;七九炎热将结束,夜间睡觉防凉肚;八九到来天更凉,男女老幼加衣裳;九九时节过白露,过冬衣被早备足。”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