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瀚海寻梦——影像里的冯其庸先生与玄奘之路(3)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冯老83岁背着相机在新疆 丁和 摄影2005年秋,我在冯老的力荐之下,得到了和他一同进入罗布泊考察的机会。此行毕生难忘。那年冯老83岁,在旁人看来这个年纪即使是做休闲观光之旅也是不合适的,他却执意要征服这片死亡之海,探访楼兰古城。他是要圆梦。入秋的罗布泊早晚温差二十多度,白天酷热,只能穿一件衬衫,太阳晒得厉害,只有躲在车背后的阴影下才能舒适一些;夜晚寒冷,军袄棉裤必须齐齐上阵。在这样的环境下,冯老每天穿了脱、脱了穿,要换三次衣服。戈壁上地形崎岖,一上路就是几个小时,冯老始终坐在副驾驶座上。我想,这是为了争取更好的视野,更近距离地接触罗布泊吧。冯老有一奇,令我十分诧异,在罗布泊如波浪颠簸的行进里,在无甚可看时,他能迅速进入打盹的状态,作见缝插针的休息。真是我们大多数同行都做不到的!这想必是他多年游历磨炼出的本事了。
当然,这般强大的心理素质也委实令人钦佩。还记得他当时带着两台相机,三个镜头,可谓长枪短炮、装备齐全。相机,他是不假他人之手的,始终挎在自己胸前。右手总是紧紧握住机身,仿佛随时警惕着,怕漏了什么值得记录的珍贵影像。胶片同样也是自己卸自己装。在土堆上、帐篷里,他随时和专家学者们交流探讨。冯老谦虚提问,听得很仔细,然后结合他的学识给出可能的提示。入夜,年轻人在累了一天后都沉沉睡去了,冯老却还在灯下做着一天的笔记。这样的日子,整整十七天。冯老不但坚持下来了,而且状态奇佳。而在进罗布泊之前,他还在感冒并患有口腔溃疡。正如冯老爱人夏老师常常说的,“他一到新疆就什么病都没了”。听的人都明白,这无非是心无旁骛、全神专注的缘故。其时冯老已向中央提送了报告,建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西域研究所。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于2007年成立,并得到中央拨付的研究资金一千万元。
这是冯老对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又一功德。冯老晚年痴迷西部文化、丝绸之路和玄奘取经之路。他以摄影为工具,记录和展现了他的学术研究,出版多本大型摄影图记。虽不是专业摄影,他的图片却别有内涵,有的有着水墨般的意境,有的透露出磅礴大气之势。这一切都是建筑在真实反映被摄物现状的基础上,考实为主,兼有抒怀。他的摄影作品载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取景、用光,展现了他毕生研究的独特视野和思想总结。这是几千张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珍贵影像。所以我说,冯老是文人摄影,学术专题摄影的范例。

纪念|瀚海寻梦——影像里的冯其庸先生与玄奘之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