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西域情怀:凄惨命运不由我,壮志未酬心已死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生活在盛唐晚期,五岁读书,九岁能写文章,这在古代虽算不上神童,也是非常有才华的人了。尽管出身于官僚家庭,因父亲早逝,家境败落。
岑参20岁来到长安,30岁考取进士,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年(公元749年),随高仙芝出塞西域,赴安西担任高仙芝的幕府掌书记,相当于今天的秘书。天宝十三年(752年),又随北庭都护封常清到了北庭一带,前后在西域边塞生活了六年时间,期间写了大量的著名边塞诗。
今天,我就以岑参出塞西域和后来回到长安的经历,最后晚景凄惨客死在成都旅舍,从自己的认识来谈谈他一生的抱负和情怀,一代著名边塞诗人,也难逃脱一个时代的悲哀。
01、岑参的初心
岑参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南阳和登封度过的,他认为自己很有才华,想谋得一官半职为国效力,谁能想到他写的文章得不到官员的赏识,此后的十年间,一直奔走在洛阳和长安两地。
在家族的辉煌史中,岑参的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次担任州刺史。怎奈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心里自然想要光耀门庭,能为国出力,能让家族重返名门望族,一般有才华的人都会这么想。一是不甘心,二是想证实自己的能力。
在中原地区,至今还有这种传统思想。记得前年,我去南疆看望一个战友,此时他已获得不大不小的职位了,这是他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对于一个从中原豫东农村走出来的外乡人来说,能升迁到古代的县官已经是很优秀了。
言谈中,这位战友虽有点深沉,但说起回乡的情景时,老家的亲人及县里领导对他的高看,让他内心充满了自豪感,以中原地区常说的俗话讲,他做到了“光宗耀祖”,何尝不是家乡的一种骄傲呢。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