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要地之沿海前哨“大沽口”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大沽口,因位居大沽河(今海河)入海口而得名。位于天津市东南50千米海河入海口南岸,隔河与塘沽相望。西连海河平原,东濒渤海湾,周围地形低平坦荡,海拔0~5米,多盐田、洼淀、沙滩。它不仅是扼守天津的沿海前哨,也是首都北京东南的“门户”。自明代这里便修筑炮台,重点设防。清政府为了防御帝国主义列强的威胁,对大沽口更是苦心经营。然而,终于未能挡住列强的入侵,大沽口自第二次鸦片战争起,便成为帝国主义者频频叩关的口岸。
明永乐二年(1404)在天津筑城设卫,于大沽口置炮台,竖“津门之屏”,锁钥入京水道。清初置大沽协镇营。道光二十年(1840)建大沽南北炮台,置大炮30余尊,防兵2500人。咸丰八年(1858)僧格林沁设防大沽,扩建炮台成5座(南岸3座,北岸2座),分别以威、镇、海、门、高5字为名号,环台浚濠筑垣,共置大炮64尊,设防兵2.5万人,在海口排列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水底植丛桩以御敌舰。
同治十年(1871)再次增添炮台、炮位。至此,由大沽北岸、南岸、草头沽、石头缝、南滩等炮台(共有大炮99尊)构成大沽要塞的防御体系。光绪年间,大沽口炮台在原防营基础上扩充,驻兵防守,增设水雷营,并调舰艇于河口,协同戍守。大沽口有京津门户、海路咽喉之称。1840~1937年,英、法、美、俄、日等国军队7次入侵京津,其中5次由大沽口登陆。
清咸丰八年(1858)四月,英、法兵力2600余人,乘舰船30艘闯入大沽口,向大沽南北炮台发起攻击。守台将士英勇还击,毙伤敌近百人,但后路援兵惊溃,各炮台相继失守。英法联军溯海河而上,兵临天津城下,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次年6月,英法联军舰船22艘,官兵2100人再犯大沽口。守军坚守炮台与敌激战,击沉联军舰船3艘、击伤3艘,毙伤敌448人。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