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发明之父”之十“因特网之父”们(2)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专家们在建立阿帕网的过程中,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难题之一是克服“中央控制式网络”的缺点—容易被敌方“摧毁”。1962年初,美国兰德公司的青年工程师保罗·巴兰提出了“分布式网络”来克服这个缺点。1961年7月和196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伦纳德·克莱恩罗克先后发表论文和出版书籍,也提出了分布式网络的理论。1965年秋,英国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唐纳德·瓦特·戴维斯也设计了和巴兰一样的分布式网络—仅仅把巴兰的“块”变成了“包”。总之,巴兰、克莱恩罗克、戴维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各自独立克服了中央控制式网络的缺点所设计的分布式网络,其思路奠定了后来的阿帕网的基础。
难题之二是把两台不同电脑联结起来。
1965年,美洲电脑公司的托马斯·梅里尔代表自己的公司向国防部高级计划署提交了在马萨诸塞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进行联网试验的计划。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完成了人类首次远距离接通两种不同电脑的实验。
罗伯特·埃利奥特·卡恩
文顿·瑟夫
梅里尔和罗伯茨的另一贡献是,他们在1961年10月给国防部高级计划署提交的报告《通向分时的电脑网络》中提出,联结不同电脑并不困难。但这个联结是通过电话线完成的,如果是远距离通网,信号难以到达终点,所以必须用“包切换理论”—它对互联网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69年(这一年被认为是因特网的起始之年),阿帕网在美国的4个“节点”(地点)之间正式运行。
1972年10月,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罗伯特·埃利奥特·卡恩组织召开了国际电脑通信大会。在会上,卡恩演示了40台电脑之间联网的阿帕网和终端接口处理器。会上还成立了“网际网络工作小组”,选举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后来担任世界通信公司高级副董事长的文顿·瑟夫为第一任主席。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