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挑战3000年传统种姓观念——印度电影《流浪者》(2)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拉兹后来知道了这个真相杀死了扎卡,在法庭上当法官拉贡纳特得知被告席上的小偷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时,犹如五雷轰顶,残酷的事实彻底击碎了他“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唯成分论的荒谬。那么这种以血缘划分一个人品质的做法是怎么产生的呢?
历史背景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神奇国度,作为世界上被入侵过次数最多的国家(达230多次),外域的多种宗教也随之进入根植于了印度次大陆。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观念更新缓慢,一种习惯的延续不变,动辄就是几百上千年。如信仰,世界上所有的信仰它都有,几乎“什么都信”,只要有布道的就有人听、学、信、用,历史、文化、风俗、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各个方面无不闪烁着宗教的“夺目光辉”。
社会现实
绝大部分印度人(10亿余)信奉印度教,大量自然现象和社会活动都由教义去诠释,去规范,所以,印度才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种姓制度,并且一直延续了3000年。种姓制度其核心就是“血统论”,电影《流浪者》中大法官拉贡纳特的信条“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强盗的儿子一定是强盗”就源于此。种姓制度(一等婆罗门、二等刹帝利、三等犬舍、四等首陀罗)牢牢地禁锢着印度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一个人一出生,就被父母的种姓“捆绑”在了属于自己的阶级里,终身难以改变。

一部电影,挑战3000年传统种姓观念——印度电影《流浪者》


电影《流浪者》的结尾打破了“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强盗的儿子一定是强盗”这个魔咒,冲击了3000年以来不利于文明进步的陈规,寓意深远。
走出国门
电影《流浪者》充分证明了“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理念无比正确,被许多在刚刚结束的二战后,民族独立、国家振兴的人们所引进并接受,也使得《流浪者》成为了印度电影首次走向世界的影片。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逐渐散去,世界各参战国饱受战争的摧残,在抗击轴心国的战争中,非达官显贵出身来自所谓社会底层的卑贱群体,是他们付出的巨大代价,才换来了二战正义的一方战胜了非正义的一方。许多新兴力量和各阶层人民为同盟国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战后在国家独立、制度建立过程中,代表广大人民诉求的、大量出身底层的政治军事人物纷纷登上了世界舞台,他们的声音成为了主旋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