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荒野生存》:自然界从来只有残酷,没有诗意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亨利·戴维·梭罗
两届奥斯卡影帝西恩.潘筹备10年拍成的《荒野生存》( Into the Wild ),2007年上映后受到各方好评,拿下金球奖最佳配乐奖和2个奥斯卡奖提名。西恩.潘用诗一般的镜头语言,探讨了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表达这些宏大的主题,电影巧妙地通过一个窄小的叙述入口:根据1992年美国青年克里斯多夫·约翰逊·麦坎德斯的真实经历改编,使整部电影有纪录片的真实感,又呈现出一种浪漫主义气息的感染力,避免了内容空洞和说教。

换个角度看《荒野生存》:自然界从来只有残酷,没有诗意


《荒野生存》讲述的是, 出身于美国富裕家庭的青年克里斯多弗.麦坎斯,以亚特兰大私立名校艾莫里的优等生身份毕业, 并获得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可谓天之骄子、前程远大。但是生活上的富足, 并没有带给他精神上的满足, 24岁的他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成为了一个“超级流浪汉”云游四方,最终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阿拉斯加,在荒野中因为中毒和饥饿不幸离世。
事实上,即便在崇尚个体和自由的美国,对故事原型远走荒野的行为也褒贬不一,有人被他追求自由的精神所感动,也有人对他如此轻率断送生命感到不解和惋惜。对于克里斯多弗的行为,电影采取了中立的方式没有加以评断,除了影像,还通过他妹妹的旁白,展示他最后使用的书籍、照片、日志等形式让观众自行体会他的心路历程。西恩.潘在这部电影用了很多的“留白”手法,把很多要表达的主题放到了镜头之外。
01为何要流浪在荒野?
是什么力量让几乎拥有旁人羡慕的一切的克里斯多弗,走上这条道路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有三个。
①电影的文化背景:美国精神中的荒野情结。美国建国后有长达百年的西进开荒运动,在征服荒野的过程锤炼和锻造了特有的民族精神。梭罗的《瓦尔登湖》提出了回归自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都提出了摆脱文明的伪饰融入原始的荒野,让“荒野”具有了理想化气质,成为人们追求诗意生活、成为挣脱世俗束缚的象征。电影中特别提到,克里斯多弗随身携带梭罗和杰克·伦敦的作品,反复阅读并做了大量的笔记,而梭罗的《瓦尔登湖》正是构成美国精神中最深入人心的那一部分,即“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