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题材影片创作的形态演变及精神特质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决定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自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后,电影创作领域涌现出一批反映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历程及时代精神的影片,这些影片可以被广泛地归类为“改革题材影片”。
在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反映在电影创作领域中,最先出现的改革题材影片大多正面表现改革事件、塑造改革者形象,直接表现身居要职的党员干部在实施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过程中所经历的具体事件、遭遇的阻力与面对的困境。代表性影片有《钟声》(1981)、《当代人》(1982)、《血,总是热的》(1983)、《在被告的后面》(1983)、《最后的选择》(1983)、《他在特区》(1984)、《二十年后再相会》(1984)、《T省的84/85年》(1986)等。这些影片通过表现某个具体的国营厂、城市、村庄的改革历程,塑造了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的改革者形象。这些改革者大多是市长、厂长、村支书等共产党员干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勇于改革、敢为人先的精神气魄,给当时正在进行社会改革的党员干部以一定的激励和力量。
其中,尤以影片《血,总是热的》所表现出的改革者一往无前、坚定不移的精神力量令人振奋,片中所塑造的厂长罗心刚也最为鲜明有力,是这一时期改革者形象的代表。

改革题材影片创作的形态演变及精神特质


随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指导下,个体经济兴起,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改革题材影片的创作逐渐将镜头对准这一时期平凡普通的民众,表现他们在党的领导帮助下自谋职业、开展自主经营活动,从而反映他们变化了的生活与心态。代表性影片有《雅马哈鱼档》(1984)、《大桥下面》(1984)、《野山》(1986)、《乡民》(1986)、《二子开店》(1987)、《女人街》(1989)、《特区打工妹》(1990)等影片。在这些影片中打工者、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这些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没有的人物身份出现在大银幕上。1984年出品的《雅马哈鱼档》是我国第一部以个体户为主角的影片,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号召下我国个体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特征,被誉为“广东改革开放的第一张名片”。影片用纪实性的影像语言表现了城市无业青年创办“鱼档”的过程,反映了普通劳动者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与鼓舞下开展经营活动,提高了个人及家庭的收入,收获富足生活的奋斗经过。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