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门传薪——姜宝林师生作品(浙江)邀请展”在宁波开展(11)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蔡兴强《新抽象水墨·春韵》136cmX68cm)
后记
说起宁海,鲁人姜宝林老师与这个人杰地灵之地是有一段渊源的。1967年姜宝林老师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由于文革的原因1969年才分配工作,按照“四个面向“的政策,他被面向基层分配到宁海。1969年5月中旬他乘火车从宁波转车去宁海,到宁海县革委会报到。住宁海招待所等待分配,当时正处于文革中,一直分配不下去。就这样在宁海等待了三个多月。期间他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为宁海县画了三块高达8米的毛主席像;到冠庄探访了潘天寿先生故居,考察了潘先生经常题款写的“雷婆头峰”那座山峰;走访了宁海的山山水水,结交了不少宁海当地的书画朋友。通过老同学杨象宪的爱人林根梅,(她在宁海县文化馆负责文物保管工作)看到了很多潘天寿先生早年的作品,受益匪浅,至今影响深刻。由此,宁海成为他人生中很重要的节点,与宁海有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得到宁海革委会毕业生分配办公室的负责同志的理解关心,就网开一面,把他推到宁波地区革委会毕业生分配办公室,重新分配。几经周折,终于在9月分配到愿意接受的奉化县。先后在奉化展览馆、奉化文化馆工作十年。直到文革结束后于1979年考入中央美院李可染先生研究生才离开奉化。他把美好的青春十年留在了宁波,在这里种下了友情和艺术的果实,创作了很多美术作品,培养出不少美术人才。同时他也适应并爱上宁波的一些人文风俗,如宁波呛蟹、奉化芋奶头、无狼鮝、咸鸡等民间风味。虽然先生乡音未改、不会讲宁波话,但听到宁波话尤感亲切。
我错过了2003年宁波建工集团王宇凌董事长的推荐,与姜老师的缘分虽然晚了几年,但有幸由2014年进入《美术报》举办的姜宝林老师研修班,正式成为姜老师的学生。从此,有机会接受先生创作经验的传授和思想理念的熏陶,也进一步了解了先生的艺术观念和美学追求。随着师生之间交往的不断加深,先生谦逊、平和、博爱的为人之道,更令我辈敬佩,值得我学习。
所谓人品就是画品,先生的作品大气、整体、力度,形式语言丰富多样,总是新作不断。其作品的气息与他的人品是统一的,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在当下这个时代,先生的人格精神远比艺术更为重要。这种人格精神与他主张的“既要笔墨,又要现代”的艺术理念一样重要,亦是艺术真正价值和意义的体现。
这次“姜门传薪”师生作品邀请展在宁海举办,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一次回顾,也是一种追忆,是一次与潘老故乡的再次拥抱。更是姜门弟子继承潘老等老一辈艺术家艺旨,秉承姜门“既要笔墨,又要现代”的学术思想,为推进笔墨语言的现代性进程及其在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次薪火相传的成果展示。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