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巴蜀文化的“万卷楼主”清代人李调元(3)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文魁牌匾
当时,四川正值长期战乱之后,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书院少,学人少。江南地方的一些读书人甚至视四川为“边鄙”,连最崇敬苏轼的浙江人冯应榴来四川作主考时,也认为当时蜀中无人,故出了一道题目叫《井蛙赋》,讽刺四川考生是井底之蛙。而李调元从青年时代起,就怀有振兴四川文化的雄心壮志,故他时常留意收集乡邦文献。《函海》是他积平生心力,经过艰苦奋斗才编刻成的一部巨著。所以在他赎罪回乡时,仍然艰辛筹款把《函海》的刻数运回四川,竭尽千方修补,使这部巨大的丛书,得以印行问世。他的这一举动对发展四月文化的巨大贡献,赢得许多人的尊敬。当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晚年读到李调元寄赠的《函海》后,曾寄诗说:“正想其人如白玉,高吟大作似黄钟。童山集著山中业,《函海》书写海内宗。”
李调元读书台
李调元青年时,其父李化楠在浙江任上为其遍购古今图书数万卷,均运回罗江老家,并造“万卷楼”以藏之,以备自己的子侄和邻近生员阅读。到李调元中进士为官后,更加扩大其规模,从外地购回许多珍贵古本、稀见图书,以充实馆藏。这样,“万卷楼”就成了西蜀藏书最丰富的所在,这也可以说是李调元为振兴巴蜀文化而作出的一大贡献,李调元也因此而被称为“万卷楼主”。
李调元的属像
李调元回乡后,置身于“万卷楼”的书海之中,专心读书和著述,晚年除陆续撰写了《雨村诗话》、《淡墨录》、《新搜神记》等书外,还整理编辑了自己的诗集《童山诗集》和文集《童山文集》。李调元一生著述达五十多种,涉及经、史、音韵、文字、方言、地理、风俗、博物以及诗、词、曲、剧等各个方面,为祖国,特别是为四川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丰富的遗产。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