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个典故的背后究竟是个怎样的故事?(2)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2、民间的演变
第二个愿望小蛇还是满足恩人了,这个穷苦人开始像开了挂一般,从一个九品小官一路做到当朝宰相,走向人生巅峰,小蛇并没有远恩人而去,一直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满足对方的要求。
直到有一天,早已经被欲望蒙蔽了双眼的穷苦人再次提出了一个要求:“我要当皇帝”。这一刻,小蛇突然明白了,人类的贪念是永无止境的,根本不懂得满足,于是一怒之下张口就把这个当朝宰相给吞食了。
此后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就有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说法,注意,最早的是“相”,代表丞相、宰相,而不是我们熟知的“象”,这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演变的。
此外,《山海经》的《海内南经》中有一个“巴蛇吞象”的故事,其内容也非常的生动形象,大体的意思是:巴蛇是一种能够吞食掉大象的生物,生活在南海中,黑色的身子、青色的脑袋,长度可达八百尺。
当巴蛇吞食掉大象之后,可以足足消化上三年之久,等全部解决掉后就把骨头吐出来,而这种巴蛇吐出的骨头用到人的身上,可以医治腹部的一些疾病。
当然了,这个故事反应的是上古时期华夏民族“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和民间传说的“蛇吞象”在寓意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图片:小蛇与大象漫画资料截图
二、你不知道的后半句
1、另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竟是后半句
除了民间故事和《山海经》里记述的神话故事外,屈原在作品《天问》里还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的说法。就有朋友要问了:那么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否也有后半句呢?
其实我们熟知的很多民间俗语中,有不少是只听说过一半的,比如“父母在不远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句话还有一段,叫作“游必有方”。
经过查阅一些资料后发现,“人心不足蛇吞象”其实也有后半句,而且还不是单纯的转折关系,而是对前半句的一种补充和加深。
大家其实可以把前半句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理解为人们的欲望无穷无尽,就像是漫山的沟壑难以填满一般,也像蛇类吞食大象那样的不自量力,最终害人害己。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