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关系”是怎么攀上的(2)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3.攀
许多人在与地位较高的人相处时,总喜欢称自己与对方是“校友”、“远亲”、“同乡”、“本家”,期望与对方确立关系,这是典型的“攀关系”。拉关系拉到贵人身上——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就变成攀,具体地说法是攀亲戚、攀上级、攀校友、攀同乡、攀门生等等。
“攀”这个字之特殊,是因为其中包含着等级意味。所谓攀,也就是纵向(垂直方向)拉关系,在等级秩序中缔结关系。由此,“攀”的内涵就等于“拉关系”再加“等级规矩”,平添一道尊卑色彩——低姿态,低三下四,恭维,甜言蜜语等等。
中国文化积累日久,意蕴复杂。“攀”的妙用,有时还能看到另一种相反情况,即自谦。在平等的交往中,自称“攀关系”表示自谦。譬如:“我和您攀亲戚”,“我跟您攀校友”,或者“我高攀了”,此处“攀”被用来表示恭维和尊敬,抬举对方。
4.套
中国文化讲究地方本位,地缘优先。中国人刚认识,总习惯问一句:“您哪儿人啊?”你若答道:“吉林的”,极可能听到:“嘿!咱们半拉老乡,我辽宁的”。你若说:“俺山东的”,你还是听到:“咱们半拉老乡,俺娘山东人”。反正不管你是哪儿人,最后都逃不出“半个老乡”,总有办法绕回来。如果你说你姓李,那就“五百年前是一家”,是本家,更亲了。相比之下,北方人比南方人习惯套近。有位东北人在南方做经理,有一天对新招聘的员工很满意,顺口唠起了家常:“这两天真冷,昨晚和你嫂子睡觉着凉了”,听得新员工差点昏过去,我嫂子怎能和你睡觉?其实经理不过是自称大哥而已。
套,就是套距离,俗话说“套近乎”。套是个模糊概念,语义可以大约意会,却不易言表。
大致上,“套近”近似拉关系中的“拉近”。不同的只是,拉关系的“拉”带有强势的动作色彩,颇具实干性、实践性,多用于讲述行动,讲动作。相比较,“套”是一种嘴皮功夫,嘴力劳动者的活儿,用语言构建二人关系。所谓“套近乎”,就是以语言套认与对方的名义关系,还没有动实质的,晋升至用礼物或金钱来拉关系。
关系,光说不动真格肯定没用。关系的本质是交易,所以“套”,往往是拉关系的前奏,它首先要解决双方的关系名分,建立相互认同。有了这种认同,才可以付诸行动。
5.做
上世纪80年代,广东地方流行说“识做”,许多场合都可派用场。上司安排你当先进分子,晚上赶紧拎两斤点心上门送去,叫“识做”;得罪流氓了,有人来修理你,临走撂一句:“下次识做嘀”,意思是老实守规矩点儿;圈子里有人八面玲珑长袖善舞,旁人都夸他:“佢(他)几‘识做’哟!”。总之,“识做”都和规矩有关,意思是符合江湖规矩,符合隐形规则或者地方行业陋规,隐含着潜在的江湖因素。这些所谓的规矩都是“江湖规矩”,不是公开的章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