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最经典的八首爱国诗,或壮志豪情,或沉郁悲愤,极具感染力(5)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四月,陆游时年五十二岁。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中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毫泼墨,写下此诗。“位卑未敢忘忧国”,言辞恳切,成为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
首联叙事,叙写病起后因“病骨支离”以致“纱帽宽”,此处的纱帽渐宽一语双关,既指病后身影消瘦,又暗指遭遇免官,陆游一介孤臣居于远隔万里山水的异乡,心境悲伤不言而喻。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为全诗主旨句,纵然地位卑微,仍然忧国忧民,此处饱含诗人热爱国家、胸怀天下抱负的一腔热血。颈联以向“天地神灵扶庙社”的祈愿,寄予对君主统治和国家前景的担忧,“京华父老望和銮”一表对南宋统治者的不二忠心。尾联陆游挑灯夜读诸葛孔明“通今古”的《出师表》,探求救国济世的出路,借用诸葛亮的典故,流露出诗人心系国家的忧心忡忡。

陆游最经典的八首爱国诗,或壮志豪情,或沉郁悲愤,极具感染力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最经典的八首爱国诗,或壮志豪情,或沉郁悲愤,极具感染力


此诗当作于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冬。当时,陆游由南郑(今陕西汉中)调回成都。
这首诗写于诗人由陕西被贬往四川的途中,诗的第一句写“衣服上到处都是路上的尘土和酒的痕迹,行走到了远方,到处都是凄凉的景色”。首先刻画了一个颠沛流离的失落者的形象。接着作者反问自己,自己难道一辈子就该做个诗人吗?为什么在下着细雨的长夜里骑着驴走进了剑门关?最后一句“细雨骑驴入剑门”充满画面感,写的不仅仅是目前难以描述的困境,更描述了诗人难以道尽的心理活动。全诗通过景物描写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感叹与悲伤。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