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教皇遇刺,神圣的联盟(4)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4
1981年上半年的两起刺杀行动,深刻改变了1980年代西方世界的反苏力量格局——利用宗教的力量,在苏联帝国的薄弱地带发起精神攻击。
早在1953年1月21日,艾森豪威尔就在总统就职演说中以自由的观念阐述了美苏冷战的意识形态内涵:“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历史上很少会像现在这样,正义与邪恶的力量聚焦在一起,全副武装,针锋相对。在上帝面前,我们被称为在世界面前作证的民族,我们承诺,未来属于自由的人。自由与奴役搏斗;光明与黑暗竞争。捍卫自由,如自由本身般不可分割,对所有大陆和民族一视同仁。怎么能说种族和民族之间有贵贱之死别,我们拒绝任何这样的影射。”
艾森豪威尔认为:“美国的目的在于保护一种生活方式,而非简单地保卫财产、领土、房屋或生命。”所谓的“生活方式”意即个人自由、贸易自由、机会平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上苍的礼物”。美苏之间的冷战,实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冲突,而非军事上的抗衡。艾森豪威尔相信:“自由对抗共产主义独裁最有力的武器是其对人类灵魂和精神的至高呼吁。”
对美国政府来说,在充分武装和使用世俗的力量来打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坚硬外壳的同时,宗教的信仰力量对在共产主义信念统治下的社会主义人民来说无疑更具有精神上的渗透颠覆作用。于是,从冷战开始不久,西方世界的世俗力量很快就与宗教力量走到了一起,发起了对共产主义的全面反击。
1981年发生的波兰团结工会事件给美国政府打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统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12月17日,里根总统在声明中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之情:“人类最基本的和无法取代的渴望之一——通往自由,正激励着铁幕后面的生灵,在共产主义的极权统治大坝上打开第一个缺口。”里根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能让这次反共的革命行动失败,而不给予支持,”因为“我们一生中可能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