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清末民初大老虎徐宝山的多重身份,他究竟是土匪还是枭雄?(8)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徐宝山投身革命阵营,使临时政府首都南京有了非常重要的屏障,对于保障革命政治中心的安全,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秩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徐宝山又是这次历史大潮流的推动者。

六、扬州民众眼中的“大善人”。关键词:废除严苛的税收,在民生方面颇有建树。


1911年11月10日,如愿获得扬州盐税征收权的徐宝山成立扬州军政分府,并被委任为军政长,正式入驻扬州。
他在进城后,下达了“所部诸将,虽于形式上稍欠研求,然于服从命令、保守军纪,能得地方之感情”的指令,同时迅速采取各项维稳措施。
在经济上,徐宝山采取了一系列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
扬州地区的盐税本来就是清政府财政的支柱性来源,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立即派手下占领了两淮盐场和经营管理机构,攫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现在南北政局不一,原来属于清朝政府所有的这部分巨额盐税收入,全部落入了徐宝山的腰包。
加上长江中下游一直是徐宝山私盐贩运的势力范围,现在公私合一,收入当然暴增,以此供养他的部队,早已足足有余。
因此,他主政扬州后,废除满清政府繁杂严苛的税收政策,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得到扬州盐商的普遍欢迎,被扬州绅商视为百年不遇的大靠山。
在民生方面,徐宝山推行的多项政策广收好评,主要有:
一、为解决扬州米价高昂百姓吃不起大米的问题,徐宝山自己筹款办平粜。
“扬州近日以来米价飞涨,现在传米一石须增七元以外。贫苦居民颇为惊慌,徐君宝山慨发仁慈,特捐廉设立平粜局,减价售卖。业於六号会同民政长派员照料,定七月八号为始设局开市。共设局二所,一在贯巷花观,一在城外石塔寺,每人袛准购米一斗。闻此共发米有一万石之多,一半为出口充公之米,一半由邵伯镇等处购买入城,诚善政也。”
为防贫民买不起大米而发生饿死事件,徐宝山还在扬州办粥厂,免费派送,由军司令部派兵守卫以防拥挤,城中贫民之领筹赴厂者颇多云。
二、兴修水利,倡导以兵导淮入海。
“第二军司令徐宝山电致江苏临时省议会,南北统一大局粗定,惟兵多饷少,已成通病,……曩尝涉历淮上,颇知该处患水之原因,……在地方已罗掘俱穷,在中央亦猝难接济,拟即寓兵于工,实行导淮入海之议,穷尝计之,其利有三:饷不虚糜、兵有所事,利一;湖田涸出、兵可为农,利二;兵多淮产、兼娴工作,利三。有此三利,但使江淮水利公司筹有半款,即可会同开办。”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