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哨、母女哨、夫妻哨:从花季到花甲42年的守望(2)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邵月华刚站哨时,每3人一组,每组由上海知青、黑河知青、当地青年组成,当时叫“三结合”。邵月华与姐妹们荷枪实弹,主要任务是白天观察界江情况,晚上在哨位上值守。盛夏酷暑、蚊虫叮咬;数九寒天,江风刺骨,气温经常在零下40多摄氏度,而且当时民兵没有配发皮大衣、皮手套、皮帽子和大头鞋,江风一吹,全身便冻透了。当时的执勤条件和环境虽然艰苦,但女民兵战备观念非常强。她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祖国和人民站好岗,不给敌以可乘之机。”不论天气多冷,风雪多大,条件多么艰苦,从不误一班岗。由于多次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姊妹哨”成了当地人的骄傲。
随着形势的好转,边境线上恢复了往昔的宁静,原来的木质观察架也变成了铁质观察架,后来又有了钢筋水泥建造的保温哨塔。邵月华把全部的爱倾注在这巍然屹立的哨塔上。每天,她都和姐妹们把哨塔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哨所就是祖国边境线上的眼睛
花开有时落有期。上世纪80年代,随着知青相继返城离去,一起站哨的两位大姐或者回到了上海,或者在黑河安置了工作,只有邵月华一个人在坚守。1982年,已经怀第二个孩子6个月了,她还每天坚持站哨。亲戚朋友都劝她:“都这身子骨了,在家休息吧。”可她非常倔强地说:“既然站哨,就要当一个‘好兵’。”直到女儿出生前2天,她才回家待产。这些年,她记录观察日志171本、310万字、边情8万余起,重要的边情3700起,每一起都记得认认真真,每一本都写得工工整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