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莫名其妙”被查询!你的征信报告被查了多少次?查询次数过多可能影响银行信贷审批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每经记者:肖乐 每经编辑:刘野
“我查询征信报告发现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几次私自查询我个人征信,本人在此期间并未申请相关贷款”,“个人并未申请贷款,也未对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进行授权,请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对征信报告上2019年4月4日的贷款审批查询做出解释”。近日,记者在聚投诉平台上发现,多人投诉称,其征信报告上出现了一些金融机构查询记录,而其并未向这些机构申请贷款。
类似案例并不罕见。一名用户告诉记者,其10月30号在央行网站上查询了个人征信报告,发现了一笔上海银行5月18日的贷款审批记录,“我完全想不起来5月份有申请过贷款,也没有办过任何和上海银行有关的业务。”
个人真的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查询征信报告吗?哪些机构在何种情况下能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征信报告查询记录过多又会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采访。

征信“莫名其妙”被查询!你的征信报告被查了多少次?查询次数过多可能影响银行信贷审批


图片来源:摄图网
征信"莫名其妙”被查询?
“我后来又查了手机上可能有关系的APP,发现我在5月18号开通了京东白条,但当时也没有看到征信授权协议。”上述用户告诉记者,其开通京东白条的日期和征信报告中上海银行贷款审批的日期一致。
记者注意到,京东白条已经于2018年接入征信,那么,用户在开通京东白条时是否对上海银行进行了征信授权?
记者尝试开通京东白条。在基本信息填写页面,显示需要同意相关协议,向下拉到页面最底端,记者才看到征信授权协议,且有三份征信授权书。三份征信授权书的被授权人分别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重庆两江新区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京东金融及其合作金融机构。
三份征信授权书的内容包括,被授权人可以通过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等机构查询、打印、保存本人的身份识别信息、个人信用报告及包括信贷信息在内的信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负债信息及偿债履约能力判断信息以及含本人在贷款人处办理业务时产生的不良信息),并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提供上述信息。用途为被授权人受理京东白条个人贷款业务(包括申请审查、提款审查业务等贷前、贷中、贷后各阶段,以及授权人申请征信异议处理。授权内容第二条为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查询并提供符合相关规定的本人信息和信用信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