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定义和条件(2)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图3-1-2 燃烧四面体
(1)可燃物
若按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有机可燃物和无机可燃物两大类;按物理状态不同,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三大类。
(2)助燃物
凡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物是氧,它包括游离的氧或化合物中的氧。此外,某些物质也可作为燃烧反应的助燃物,如氯、氟、氯酸钠等。也有少数可燃物,如低氮硝化纤维、硝酸纤维的赛璐珞等含氧物质,一旦受热,能自动释放出氧,不需外部助燃物就可发生燃烧。
(3)引火源
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也称点火源)。引火源温度越高,越容易点燃可燃物质。根据引起物质着火的能量来源不同,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引火源通常有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等。
(4)链式反应
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其分子会发生热裂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使燃烧持续进行,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2.燃烧的充分条件
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发生燃烧,其“三要素“彼此必须要达到一定量的要求,并且三者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就是发生燃烧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
要燃烧,必须具备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例如,在室温20℃的条件下,用火柴去点燃汽油和煤油时,汽油立刻燃烧起来,而煤油却不燃。这是因为在室温20℃的条件下煤油表面挥发的油蒸气量不多,还未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浓度。由此说明,虽然有可燃物,但当其挥发的气体或蒸气浓度不够时,即使有足够的空气(氧化剂)和引火源接触,也不会发生燃烧。
(2)一定含量的助燃物
试验证明,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含氧量要求。低于这一浓度,即使燃烧的其他条件全部具备,燃烧仍然不会发生。例如,将点燃的蜡烛用玻璃罩罩起来,使周围空气不能进入,经过较短时间后,蜡烛的火焰就会自行熄灭。通过对玻璃罩内气体的分析,发现气体中还含有16%的氧气,这说明蜡烛在含氧量低于16%的空气中就不能燃烧。因此,可燃物发生燃烧需要有一个最低含氧量要求。可燃物质不同,燃烧所需要的含氧量也不同。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