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到底长什么样(2)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相传为北宋李公麟作苏轼画像

苏轼到底长什么样


明代钱谷《东坡笠屐图》
自北宋开始,历朝历代均有艺术家为苏东坡立像,苏轼的画像,不仅描摹他的相貌,而且具有承载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和文人风骨的图像学价值,并以此建构起了一种理想的文化人格。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这是林语堂眼中的苏东坡,元气淋漓富有生机,多才多艺广博诙谐,天真淳朴使人敬爱。所以,林语堂说:“我写苏东坡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那么,这个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到底长啥样呢?在中国艺术史中“东坡笠屐图”到底具有怎样的图像学意义呢?值故宫博物院前段时间推出苏东坡大展并引发观展热潮,我们何不借此重回千年前重识这个“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20岁进士及第,但一生仕途坎坷,43岁时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晚年又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因此,病逝前两个月,遇赦北返途中在游历金山寺见到自己的画像时创作了有苏轼第二首“绝命诗”之称的《自题金山画像》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如果说仕途的坎坷带给苏东坡一种“入世”而不得志的悲怆感,那么,这种悲怆感恰恰又凸显出苏轼的坚韧与达观。既因其在诗词书画文方面集其大成,成就高不可攀,又因其数次被贬但心态乐观、淡泊明志的文人精神,所以,自北宋开始,其后的历朝历代均有艺术家为苏东坡立像,其中尤以“东坡笠屐图”为典型的图像表现,这也使得“东坡笠屐图”这一主题的立像创作具有了承载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和文人风骨的图像学价值,并以此建构起了“苏轼文化人格”的图像范式。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